在游击队队长卧龙那里,听到了她的声音,似乎是队长想要的“证据”。
“怎么会……”
入江故作一副漫不经心旁听的样子,平淡地附和着。
“总归一句话,”三宅少尉视线不离入江,“要注意那儿的一伙人。
如果有什么不妥当的言行,请立刻知会,你不也是日本人吗?”
“知道了。
”
入江郑重地答道,但随之心情变得很差。
走出军营,他情绪低落地走在瑞店庄镇上。
也许卑怯,他尽可能不去想战争近在咫尺的事实。
来到这个地方,说不定是个错误的决定。
“你不也是日本人吗?”
三宅少尉的最后一句话,让入江特别气闷。
他想起那天素描的摩崖佛——那张脸既非中国人,也不是日本人。
两个点的眼睛,一竖一横的鼻子、嘴巴。
真想生活在都是这种面孔的世界里。
瑞店庄的街道只有一条。
窄小的街道两旁,左右倾颓的屋檐挤成一堆。
这么宽广的地方,为什么街道如此狭窄?
也许正因为大自然辽阔无边,人们才会彼此贴近、互相取暖地一起生活吧。
在老庙旁,有家这镇上也稀罕少有的糕饼店,店面前并排着三张木制长条椅。
这地方有一种梅子做的饼,入江在李东功家吃过,非常合胃口。
放眼望去,这家店的货架上也有一些。
喉咙渴了,他想吃梅子饼。
他走进店时,胡子稀疏的男人瞬间表情僵硬了起来。
来这里以前,虽曾被老地主一行误认是中国人,要求出示良民证。
其实很容易就能辨识出入江是日本人,不仅从脸和服装,就是走路的方式和气质也能得知。
胡子稀疏的男人似乎一眼就察觉入江是日本人。
这种店铺,突然光顾的客人一定很多,而那男人的紧张显然来自没看惯的人。
入江买了梅子饼,坐在最旁边的长条椅上吃了起来。
这时,来了五六个精力充沛的人。
其中有人肩扛扁担,担子里是这一带喂猪用的豆饼饲料。
“嘿,老板,让我们歇会儿吧。
”
向屋里喊了一声,他们一个个坐到入江对面的长条椅上。
开始在高声说些什么,是一种入江连一半也听不懂的方言。
好不容易才弄清楚,原来是在谈论有关豆饼的行情。
不一会儿,一个穿着蓝色中山服的男人路过。
原本毫不客气放声说话的一伙人,登时安静了下来。
入江感受到那沉默怀有敌意。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