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真的不太常用,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它的存在。
所以关于M,留言回答的人少之又少。
十点半左右,丁俊文大概是经历了一番思想挣扎,终于就M的性质进行了回复。
他回复的内容,和我丈夫工作笔记中关于M的记录基本一致。”
丁俊文就这么轻易地上钩了。
“他的回答有理有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也适时表达出了仰慕之情,其他探讨者亦是如此。
丁俊文显然很受用,一再说这不算什么,还问我有没有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思虑再三,决定再次冒险,就留言问:M理论上可以作药品辅料,但在实践中,是否会存在某种危险性?比如导致细胞癌变、影响脏器功能……,等丁俊文一一否定了这些,我最后问道,那么,M是否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又是否存在致人成瘾的可能呢?”
“他怎么说?”
我很想知道答案。
她用异样的神色看了我一眼:“他的回答让我有些意外。
他说,M绝不存在致人成瘾的可能。”
“他在撒谎?”
我不假思索地问。
“未必。”
她思索片刻,解释道,“按照常理,有幻想症的人,应该不会放过任何拉近幻想与现实的机会。
退一步说,即便他想要隐瞒M成瘾性的研究,大可不必回答,或者含糊其辞,为什么要给出确切的否定呢?”
“也许他的思维方式比较特殊。”
我猜测说,“有明显心理障碍的人,有时不能按常理揣测吧?”
“我当时也考虑到了这种可能,但仅仅是可能。”
她接着说,“要知道,任何非面谈的交流,都存在不真实的因素。
所以,仅仅通过网络,很难揣测一个人的真实意图。”
她顿了顿说,“我必须让他找我面谈。”
“怎么做?”
“我原本打算回复:我一位同学说自己见过M成瘾性的研究报告呢,报告里提到,M存在致人成瘾的可能。”
她继续回忆,“但一番深思后,我担心公开的回复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如果因此打草惊蛇,就得不偿失了。
正犹豫时,丁俊文给我发来私信,让我不要再公开谈论关于M成瘾性的内容。”
我叹了口气,有些纠结,轻声自语道:“竟然自投罗网了。”
她面色平静,嘴角扬起一丝笑意:“是啊,我也没料到他会这么谨慎——他的这种谨慎,反倒是一种极不谨慎。
他的反应让我明白,与M成瘾性有关的研究中,一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如此一来,他就要被我牵着走了。”
我知道她接下来会做什么,因而有些担心:“你想让他知道,你丈夫那里可能有M成瘾性的相关资料,从而让他主动找你。
可是,你很可能会因此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如果M真的和那个庞大计划有关,你丈夫又留下了与之相关的资料,计划的操控者们,恐怕是不会轻易放过你的。”
“这种事,不可能不存在风险,我只能尽量降低风险。”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