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一情节脉络相关的两起事件,正沿着时间的先后,平行展开。
那是发生在九月中旬,四国地区某县警搜查一课课长躺在自家地板上一边享受着秋日阳光,一边翻看《文艺界》之前一个月的事情。
那时的阳光还带着残暑的余劲,格外强烈,搜查一课课长家里的盆栽菊花,连花蕾都尚未形成。
却说此时,下坂一夫已经与博多的女人结婚了。
他从父亲那里搬出来后,在福冈市内租了一套公寓,和新婚的妻子一起过起了小日子。
原来他打算在结婚的同时到博多的商业街上开一家下坂陶器店的分店,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店面,而且他妻子的肚子也在一天天变大,于是他决定先借公寓安顿下来,再考虑开店的事。
下坂一夫的妻子原先在博多的酒吧上班,名叫景子。
景子很想去一趟博多以东一个叫针江的面朝响滩的小渔村,因为她姨妈的家就在那里,她想去那里看望一下姨妈和姨夫。
他们在唐津市举办婚礼时,景子的姨妈和姨夫也赶来出席了。
下坂一夫在那时第一次见到他们。
“景子今后就拜托您了。
她能有这样的好姻缘,我们也就放心了。
我们是力不从心,没能好好照顾景子。
现在她能嫁到你们这样的好人家,我们真是打心底里为她高兴啊。”
当时,景子的姨妈曾热泪盈眶地一再向下坂一夫表示感谢。
景子的姨夫家曾是当地的渔霸,祖祖辈辈都从事渔业,但随着渔港的衰落和萧条,他家也渐渐脱离了本行,现在仅拥有一片不太大的山林。
姨夫是当地一所高中的语文教师,同时兼任神社的神主。
他毕业于东京教育大学,在上大学期间,跟景子的姨妈结了婚。
景子从东京来博多,最初就是来投奔她这位姨妈的。
后来,她觉得总不能老这样在姨妈家里吃白饭,在乡下又没什么事情可做,于是就去了博多的一家小公司上了几天班,随后又去了酒吧挣钱。
景子的姨妈对下坂一夫所说的自己“力不从心,没有好好地照顾景子”
,其实就是指这个。
由于她丈夫既是高中的语文老师又是神社的神主,却不能照顾好侄女,让她去酒吧上班,她觉得内心惭愧。
所以现在侄女和唐津市陶器店家的儿子结婚,她自然感到十分高兴。
景子的姨夫长得很瘦,从外表上看,比实际年龄要更显老一些。
脸被海风吹得黑黑的,头发全白了。
他在婚礼上致贺词道:
今天,我是第一次看到唐津海岸的风景,其壮丽的景色让我感到十分激动。
然而,更使我感动的,是这唐津的海水会流向我所居住的针江的洋面。
众所周知,对马暖流由西向东流经九州北部。
因此,景子与一夫的姻缘绝非偶然,而是如同这对马暖流一样,是冥冥之中早已决定的。
看到唐津这美丽的海岸线,我更感到他们的结合是命运潮流中的佳缘。
目前我在高中执教,同时在神社兼职,该神社叫织幡神社,而这个神社也与唐津有缘。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