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D之复合》

01(第1页)

下午三点五十三分,柴油列车离开天桥立站,朝西驶去。

这天是十月二日,天空中阴云密布,虽然刚入秋,却冷得有点过分。

伊濑忠隆对时间了解得如此准确,是因为列车驶离站台时,他的视线刚好落在手表上。

他这样做,并不是想根据小卖部上方的车站电子钟矫正手表的时间,只是太无聊罢了。

伊濑小小地伸了个懒腰。

和他一同从京都上车、在绫部换车的乘客,有一半在天桥立站下了车,车厢一下子空了。

这让他的无聊感骤增,而且此后列车将继续深入乡村,这也使他倍感落魄。

四国出身的浜中三夫坐在对面。

看到伊濑忠隆在打哈欠,长着一张娃娃脸的浜中连忙安慰道:“老师,只要再忍耐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到了。”

他说的是四国方言,发音却像关西方言一样软绵无力。

“这样啊。

抵达那里的时间是下午四点四十五分,对吧?”

伊濑心不在焉地反问道,将目光投向窗外。

厚厚的云层遮蔽了阳光,云层下方是狭长的铅灰色海平面。

长着一排松树的细长沙堤将海面对半分开,朝远处延伸开去。

由于阴天的关系,环绕海面的群山颜色暗淡,作为日本三景之一的天桥立看起来并不惹眼。

列车沿着弯弯曲曲的海岸行驶,透过窗户可以仔细观赏天桥立。

可没过多久,列车就把这一景观抛到后面,驶入更加单调乏味的山峦之中。

为了方便铲除积雪,普通农家的房顶上铺着上釉的瓦。

这多少算是点特色,但只能断断续续地看见,在窗边一闪而过后就消失了。

浜中将剩下的一枚口香糖递给伊濑:“老师,咱们差不多到山阴了。”

说着,他把视线投向窗外。

他们一大清早就赶到羽田机场搭乘飞机,降落伊丹机场后,又乘车赶往京都站,在那里等候火车,最后才坐上柴油列车,整个过程辗转了近四个小时。

年轻的浜中为了安抚疲劳不堪的伊濑,途中屡屡主动寻找话题。

刚才聊到山阴,他又借题发挥,说因为“山阴”

这个地名给人阴暗的感觉,便有人发起改名运动,这事甚至还上了报纸。

“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啊。”

浜中感叹,“很多古地名明明都有各自的来由,却一个个都消失了。

名为‘山阴道’的行政区早在八世纪初就已经出现了。”

浜中只有三十二岁,却有着广博的学识。

之前的谈话也表明了这一点。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