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有什么不合适的,听我的没错。
下午你就把她叫来,晚上与我们一起吃饭,图个热闹。”
“那……文书就谢过伯母了。”
孙夫人点点头,开心道:“这下可再好不过了。
你伯父那个人,平时就闷得很,少于同我说话。
自从前年审错了案子,被贬到这里来,他更没了精神,话也更少了。
你能和柳姑娘常来我们家,不仅我高兴,老太太也更喜欢。”
“审错了案子?伯父是因为这个才到这里来的吗?”
丁文书奇道。
孙老爷是打算一直把这件事瞒着丁文书的,毕竟长辈尊严,怎么能把丑事告诉晚辈?然而日防夜防家贼难防,终究还是被自己的夫人一五一十和盘托出。
孙夫人叹口气,“你伯父那个性格,这几天相处,你也该知道,大话空话说得多,官腔打得响亮,做起事却糊涂。
在晋城那会,有人报官说家里丢了东西,他胡乱一审,就抓了那户人家的家丁,屈打成招。
后来你猜怎么着?报官的人又来说,找着东西了,原来是自己放在别的地方,忘记了。”
“这个……真是冤枉了……”
“可不是嘛。
也是他时运不济,要是这天下还是皇上的天下,这种小事,糊弄糊弄也就过去了。
可那会正遇着搞什么革命,把大清朝给弄没了,换了新主子。
于是就有小人去告状,把你伯父给贬了职,发配到了这边。”
说着,孙夫人不断叹气。
“发配”
一词用得极妙,彷佛西河口是边关地界,来了就回不去了。
“前年来的,那现在伯父对西河口,该有一些了解吧?”
“了解倒是不多。
他刚来这里的时候,整个人都泄了气,成天喝酒。
好在那会你父亲还在,时常过来陪他说话,劝他。”
“嗯。
那,伯父平时与当地乡绅接触多吗?”
“你说王家?几乎没有。
可能是因为他是新来的官儿,王家有意不放他在眼里,只是初上任的时候来拜会过一次,后面就再没有来。
也是这次要嫁闺女,才请了他一次。”
“原来如此。”
两人又聊了几句家常,孙夫人便出去了,留下丁文书一个人继续查资料。
翻了好几十页,丁文书总算看到了王老爷的大名。
“王云贵……嗯,找到了。”
丁文书很兴奋。
“王云贵的父亲是……啊,对,王常省,也是个大地主。
嗯?王常省有两个儿子?”
其实王家的兴盛,得追溯到他的祖父那一代。
祖父弃农经商,几十年下来总算有了些积蓄,并在西河口定了居,将家产传到了王云贵的父亲王常省手里。
王常省从小跟着父亲走南闯北,耳濡目染学到了许多生意经。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