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探奇案初识王保国忆往事详说不死婴-《海上流华之四面菩萨》

第四回 探奇案初识王保国忆往事详说不死婴(第1页)

十一点二十三分,郑涵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车厢里挤得满满的,煤烟、汗臭、旁边有人抽烟袋,再混合上不远处的厕所,这是长途火车上所特有的味道。

男女老少一律面目焦黑、神情疲惫,只有几个精力格外旺盛的小孩在不停地尖叫,好像他们永远也不会累。

郑涵有些麻木地挤在人群中。

没有座位。

郑涵没有丝毫犹豫地和一群民工一起,挤在两个车厢的连接处。

山东到北京路途遥远,郑涵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旅行。

紧挨着郑涵的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男子,衣服油光黑亮,满脸皱纹,笑起来像一朵绽开的菊花,他见郑涵衣饰整洁,不好意思地向旁边让了让。

郑涵对他笑了一下。

“你是大学生吧?”

他带着几分崇敬的神色。

郑涵笑着点了点头。

“我儿子也在上大学,我担几担红薯去卖!”

他憨厚地笑,嘴里豁了几颗牙。

“如果我父亲还活着,也该这把年纪了!”

郑涵想,心中一痛。

起伏的连山不断向远处延绵而去。

深秋的夜空澄明高远,月已残,几点星寒。

车轮在郑涵身下有节奏地摇摆着,单调而又亲切,让他有些怅惘,又感到心安,经过长时间的紧张,他现在有些松懈,一阵睡意袭了过来。

很冷,即使许多人挤在一起。

郑涵枕着自己的小箱子,把身体卷成一团,如婴儿蜷缩在母亲温暖的怀中,安然入眠。

1932年,乱世,深秋,世事苍茫。

一列命运的旅车,载着各怀心事的乘客,也不知将要驶向何方?

三天后,上海。

自从站在码头上,透过黄浦江上的茫茫薄雾,看到海关大楼的钟塔尖顶起,郑涵就被这座城市深深吸引了。

时髦、洋气、优雅、野性、热闹、粗野、势利……种种不协调的气质揉和在一起,反而造就了上海无与伦比的独特吸引力。

他拿着当时父亲留下的地址,按图索骥,一路找过去。

上海与北京不同:“叮叮铛铛”

的有轨电车;体态丰腴、笑颜温婉的美女月份牌;西装礼帽、风度翩翩的绅士;体态婀娜、身姿曼妙的旗袍美女们;外滩上的建筑形态各异,简直就是个气势恢弘的“万国博物馆”

郑涵感到无比的亲切与兴奋,仿佛自己天生是属于这个城市。

他因为有要务在身,顾不上欣赏上海的都市风光,按照手中的地址,找到了宏远大厦。

这座大厦看起来有些年代了,但气势依然。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