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后,不明就里的克劳德?勒贝尔茫然地出现在会议室。
内政部长花了五十分钟,向他简单介绍了摆在他面前的任务。
他一进会议室就被指定坐在桌子的末端,像三明治一样被夹在共和国卫队队长和他的顶头上司布维埃之间。
他看着罗兰的报告,其余十四个人全都默不作声。
不过他能感觉到,周围的人都在向他投来好奇的目光。
他放下报告的时候,心里有些不安。
为什么叫他来?这时部长开始说话了。
那既不是商量也不是请求,而是命令,随后就是滔滔不绝的情况简介。
他可以组建自己的办公室;他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接触所有必要的情报;所有围着这张桌子的人所管辖的全部资源都任他调遣。
所需费用没有限制。
“绝对保密。”
部长几次提到的这点使他印象深刻。
这也是那位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命令。
听着听着,他的心沉了下去。
他们正在要求,不,正在命令——命令他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无从着手。
到目前为止,没有犯罪记录,没有线索,没有证人——除了三个他没法去问的人,只有一个名字,一个化名,以及整个广袤的世界——他必须从中把这个人找出来。
克劳德?勒贝尔知道,自己以前是个好警察。
他一直是个好警察。
他做事稳健、精准、有条不紊、不辞劳苦。
他只是偶然才灵光一闪——而这是一个好警察变为杰出警察的必备条件。
但他从没有忽略这样的一个事实——百分之九十九的警察工作是例行工作,靠的是不动声色的调查,勘察再勘察。
所有的辛劳把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变成一张网,这张网最终网住了案件的罪犯,使他们站在法庭上,而不只是制造标题新闻。
在司法警察署的人眼中,他是一个埋头工作、循规蹈矩的人。
他讨厌被曝光,从不召开新闻发布会——很多同事就是靠这个方法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的。
他的晋升之路很稳健:破案,看他抓捕的罪犯被判刑。
三年前刑警大队凶杀处处长空缺的时候,就连其他候补人选都认为只有勒贝尔得到这个职位才公平。
他在凶杀处的记录一直很好。
三年里,他抓捕犯人从未失误过,只有一次,被告因为技术原因被无罪释放了。
作为凶杀处的处长,他逐渐引起统管整个刑警大队的莫里斯?布维埃的关注。
布维埃也是一个老派的警察。
所以几周前,布维埃的副大队长突然殉职,他立刻亲自要求勒贝尔出任他的新副手。
司法警察署里有些人怀疑,由于布维埃经常被行政上的琐事搞得头昏脑涨的,所以他需要一个埋头苦干的下属,这个人既能不声不响地处理好各个轰动的大案,又不会抢去上司的风头。
当然,这可能只是某些小心眼的人的揣测而已。
内政部的会议结束之后,罗兰报告的副本都被收回,存放在部长的保险箱里。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