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中央咖啡馆的男人 4-《国家阴谋4:维也纳死亡事件》

第一部 中央咖啡馆的男人 4(第1页)

维也纳

“请出示护照。”

加百列将护照国徽朝下、贴着台面滑了过去。

那官员不耐烦地瞥了一眼磨损的封面,一页页翻动着小本,一直翻到签证页,又在上面夸张地用力盖了个印章,然后一语不发递了回去。

加百列将护照丢进外套口袋,然后拖着一只拉杆箱,朝着灯光闪烁的出口大厅走去。

到了机场外,他找到出租车站,排队等车。

天气很冷,风中夹杂着雪花。

维也纳口音的德语一阵阵飘进他的耳朵。

与他的同胞不同,他听到别人说德语不会感到不自在。

德语是他的第一语言,至今仍是他做梦时说的语言。

他说得完美极了,而且继承了他母亲的柏林口音。

他轮到了队伍的首位。

一辆梅赛德斯-奔驰滑行过来。

坐上后座之前,他没有忘了记下车牌号。

他将行李放在座位上,又将一个地址给了出租车司机。

距离这个地址几条街远的地方,有一家酒店,他在那里预订了一个房间。

出租车沿着高速公路急速猛冲,穿过丑陋的工厂区,经过一座座工厂、发电厂、煤气厂。

不久后,加百列看到了泛光灯辉映下,耸立在内城区上空的斯蒂芬大教堂。

同大部分欧洲城市不同,维也纳几乎没有受到都市化的侵蚀,高度保持着原有的风貌。

的确,一个世纪以来她的外观和生活方式鲜有变化。

当初她可是堂堂奥匈帝国的政治中心。

今天,你依然可以在古老的德梅尔宫廷糕饼店享用蛋糕搭配的奶油,或是在兰特曼和中央咖啡馆这样的老字号里悠闲地翻阅杂志,享用咖啡。

在内城区,最好撇开汽车,改乘电车或步行,徜徉在灯火闪烁的步行街,细细品味两侧的巴罗克和哥特式建筑,逛逛风格独特的专卖店。

这里的男人依旧穿着罗登呢的正装,头戴佩着羽毛的蒂罗尔毡帽;女人们依旧把山地连衣裙视为时尚。

勃拉姆斯曾说,他之所以住在维也纳,是因为他更喜欢村庄里的生活。

加百列心想,这里至今还是一座村庄,一座蔑视变革,厌恶外人的村庄。

对于加百列来说,维也纳永远是一座鬼魂的城市。

他们来到了环城大道。

这是一条环绕中央城区的林荫大道。

在街灯的柱子上,面目英俊的彼得·梅茨勒正在海报里冲着加百列微笑。

此人是极右翼的奥地利国民党候选人。

眼下正是大选季,整条街上张贴了数百张竞选海报。

梅茨勒的竞选经费充足,花起钱来显然毫不吝惜。

到处都是他的脸,他的目光无法躲避。

同样无法躲避的还有他的竞选口号:“新的秩序,新的奥地利!”

加百列心想:精妙的修辞到底不是奥地利人的强项。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