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人名堂 13-《国家阴谋4:维也纳死亡事件》

第二部 人名堂 13(第1页)

维也纳

位于苏黎世塔尔大街26号的贝克尔&普尔银行,其中有一位康拉德·贝克尔先生。

他是在同一天早晨抵达维也纳的。

他快速通过海关,毫无耽搁地来到候机大厅。

在这里,他找到了身穿制服的司机。

只见司机手持接机牌,牌上写着“鲍尔先生”

这位客户坚持要采取额外的保密措施。

贝克尔不喜欢这位客户,对于这位老顾客的账户源头也毫不知情。

不过,这也恰恰是瑞士私人银行业本质的体现,康拉德·贝克尔先生对这套原则也是坚信不疑的。

如果资本主义是一种信仰,那么贝克尔就是最极端的信徒。

在贝克尔的牢固信念里,人类对自己拥有的金钱享有神圣的权利,不应当受到政府调控的束缚,而且只要他愿意,就有权利以任何方式在任何地方藏匿他的金钱。

避税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道德义务。

在苏黎世银行的秘密世界里,他的极度谨慎是出了名的。

也恰恰因为如此,这位顾客才会将这个账户委托给他。

二十分钟过后,汽车在第一区的一座玄武岩豪宅面前停下来。

在贝克尔的指示下,司机连续按了两次喇叭,经过一阵短暂的等待,金属大门缓缓打开了。

汽车开上了车道,此时一名男子从正门里出来,从一小段石头台阶上走下来。

他年近五十岁,身材步态犹如一名速降滑雪运动员。

他的名字叫作克劳斯·哈尔德。

哈尔德打开车门,随即引领着贝克尔进入正门来到前厅。

同往常一样,他要求银行家打开公文箱接受检查。

接着就是摆出令人难堪的达·芬奇姿势——展开双臂,叉开双腿,接受手提式电磁探棒的彻底检查。

最后,在保安陪同下,贝克尔被带到了客厅。

这是一间正式的维也纳风格会客厅,长方形的房间,很宽敞,四壁刷成了深黄色,油画的外框漆成了奶油色。

巴罗克式的家具一律罩着厚厚的锦缎。

壁炉上方是一座镀金时钟,轻柔地发出嘀嗒声。

每一件家具,每一盏灯,每一件装饰品,似乎都在同临近的物件相互呼应着,整个房间布置和谐,浑然一体。

这房间的主人,显然是既有钱又有品位的。

客户,也就是沃格尔先生,正坐在一幅肖像画的下方。

依着贝克尔先生的眼力,这幅画应该出自老卢卡斯·克拉纳赫的手笔。

沃格尔缓缓抬起手,伸了出去。

他们俩是不协调的一对:沃格尔是高大的日耳曼人,一对明亮的蓝眼珠,一头白发;贝克尔是个秃顶的小个子,由于长年应付五湖四海的各色客户,他练就了一副圆融可人的面貌。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