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新疆探秘录之生命禁区》

引子(第1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上发生了许多大事。

中国西部地区失踪了一个人,这绝对算不上什么大事,却在当时一时无两。

这个人是一位科学家。

在失踪之前,他的名头并不响,至少普通老百姓都没有听过这号人物。

直到有一天,他失踪的消息突然占满了电视、广播的重要时段以及报纸的重要版面,他的名字几乎和政治新闻处于同等位置,全中国的人才知道了这位大科学家。

关于他的传说甚嚣尘上,而媒体的热点报道甚至持续了将近一年。

在这一年时间里,随便翻阅一份报纸,都能找到关于他的新闻。

新闻里写的都是某某领导的重要批示: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找到这位科学家,他为中国西部科考事业奉献了生命,人民没有理由不让他的遗体回归故里。

新闻里经常出现最新搜寻报告:在领导的批示下,军队、警察还有相关专家展开了无数次拉网检查,把科学家的失踪地沙漠翻了几十遍。

他们出动了各类侦查飞机,用了最先进的科技设备,将科学家失踪前的线索进行了反复分析,用了一切可能用得上的手段,进行了搜查工作。

一年时间过去了,搜寻队伍依然一无所获。

那位大科学家就像沙漠里的一滴水,被活生生地蒸发掉了,持续的搜寻工作并没有为他的失踪提供一点线索。

一位参与搜寻的军官对记者说:“我从军十几年,像这种耗费大量时间与资源,高强度、用高科技、大面积的拉网搜寻一具尸体还是第一次,而且搜寻结果还是……没有结果。”

这位大科学家是中科院西部分院的院长,自然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

失踪事件发生后,他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出名的科学家之一。

他的失踪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让海内外科学家产生了许多猜测,其中之一就是动用这么庞大的人力、物力找一个人,如果仅仅只为他死后能够安息,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在西部那片荒芜的土地上,科考学者失踪事件也不止一两起了,从来没有听说过大规模动用军队来搜查的,而且还找了一年。

这事情非常不对劲儿,一些感觉敏锐的人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并做出了专业分析。

第一,大科学家独自脱离科考队导致失踪。

他是悄悄离开的,没有一个人知道,只留了一张字条,说是去找水。

当时,科考队的确非常缺水,不过通讯员已经向驻军发送电报,驻军答应立刻送水过来,他的这种冒险行为完全是多此一举。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