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回到二楼房间,稍微收拾一下,穿好鞋子,然后和昨晚一样,朝着面向庭院的窗户走去,想看着雨下得如何。
我拉起磨砂玻璃,推开黑色的百叶窗。
那一瞬间——
我不禁用一只手遮住眼睛,往后退了一步。
室外的光线让我觉得刺眼。
室外阴郁、昏暗,乌云密布,让人根本感觉不出已经是上午11点钟。
而我竟觉得刺眼,可见整个黑暗馆被遮得如何严实,馆内如何幽暗了。
等眼睛适应了屋外的光线,我走到窗边,深吸一口潮湿空气,环视着昨晚被黑暗所笼罩,无法窥其真容的室外风景。
这个庭院很大,周围环绕着建筑……所有的一切都被雨淋得湿漉漉的。
这个庭院并未得到很好的护理,甚至可说是荒芜。
往昔,这或许是个规模宏大的西洋式庭院,但现在这样俯视下去,则让人觉得荒废不堪,说得夸张点,似乎被神灵抛弃了。
与草木的葱绿相比,地面的泥泞反倒更加显眼,不知为何,庭院中的树木大都枯萎了。
总体上,用“黑糊糊”
来形容是非常恰当的。
周围的建筑也一样。
站在这里,我多少能看到北馆、西馆、南馆这三幢建筑,虽然建筑构思和结构有些差异,但放眼望去,整体上还是可以用“黑糊糊”
这一个词来形容。
“黑暗馆。”
我无意识地嘟哝出这宅子奇怪的别名;我用手撑着窗框,将身体探出窗外,朝“那个建筑”
看去。
“那个建筑”
隔着庭院,与这里正面相对。
那或许就是西馆——“达丽娅之馆”
吧。
玄儿曾说——那建筑和东馆一样古老,建成后一直是宅子“当家人”
的起居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这个宅子的中心地带。
和东馆一样,西馆也是两层楼的西式建筑,但在其南端——从我这个角度望去,是正面的左边——突起着一个带有大角度方形屋顶的塔屋,其高度大约有四层,和昨天我们去过的十角塔相同。
建筑的墙面还是黑色,让人联想到爬行动物的皮肤,上面零星开着几个黑框的小窗户,冲着外部的百叶窗也是黑色,关得严严实实。
屋顶的瓦片、塔屋墙壁接缝处的灰浆当然也是黑色,整个外观是清一色的黑,和这里没有丝毫不同。
窗框和百叶窗上的油漆已经掉落不少,上面紧紧缠绕着从地面延伸上去的青藤,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种异样的色调,让人无法分辨出是黑色、绿色,还是灰色。
但整体给人的印象还是黑糊糊。
正如玄儿昨天所说的那样,从外观上看去,与东馆、西馆相比,我正面右首方向的北馆倒更像石造的西洋建筑。
石砌的墙壁、“人字形”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