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兰亭藏娇-《鹰坟》

第九章 兰亭藏娇(第1页)

少女不习水性,在水中挣扎着。

白敬斋熟谙水性,游到她的身边,用双臂拢着她,就像拥着一个女神,缓缓地游向船边,在船夫的帮助下,推上船头。

白敬斋把少女平放在船头,痴痴地望着她。

少女缓缓地睁开双目,朝他微笑着,说了一声:“谢谢。”

白敬斋向自己乘坐的那只乌篷船的船夫付了钱,他要亲自送少女回家。

少女悠悠地立起身,她的衣衫已经湿透,白敬斋拿起自己的西装,轻轻地给她披上。

少女朝他嫣然一笑。

“你叫什么名字?”

他问她。

“梦韵。”

她小声地回答,生怕惊动了在水中嬉戏的一对野鸭。

“梦韵,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

“你呢?”

梦韵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的。

“我叫白敬斋,你住哪里?我送你回家。”

“兰亭。”

又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兰亭离绍兴镇有13公里,那里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故居,王羲之的名作《兰亭序》流芳百世。

白敬斋惊喜地说:“我去过兰亭,那里有王羲之的洗砚池,还有养鹅池。”

梦韵悠悠地说:“我的家就住在兰亭后面的兰溪,小时候我经常到养鹅池喂养池里的白鹅。”

“我家住绍兴镇,就是镇东的白家老宅。”

梦韵快活地说:“那你们家是大财主,我可是小户人家,妈妈是教书法的教师……我在杭州上学,学校放寒假,我回家看妈妈。”

梦韵不提及她的爸爸,这是一个谜。

乌篷船靠岸,两个人上了岸,又上了一辆马车,朝兰亭赶来。

将近兰亭,白敬斋顿时感到有一股强大的气浪袭来,兰亭的底蕴如此深厚,在朦胧的月色中,那影影绰绰的竹林、村舍,以及正在流淌的发出深深的水声的小溪,都透发出灵气,像一面无形的文化的大网,铺天盖地向他罩过来。

马车驶到河边,有一些寂寥的村舍,在一个整齐的院落前站住了,房屋透出微弱的光亮。

“这就是我的家,到家了。”

梦韵高兴地叫着。

白敬斋付了车钱,紧随着梦韵来到院门口。

门开了,一个很有风韵的中年妇人开了门。

“妈妈!”

梦韵激动地叫着,快活地扑到她的怀里。

母女俩热泪盈眶,紧紧拥抱。

梦韵向妈妈介绍了白敬斋,中年妇人听说是白敬斋救了落水的女儿,非常高兴,急忙把他迎到屋内。

这是三间宽敞的砖瓦北房,房前栽着翠竹,还有三尺见方的洗砚池,池水一片墨黑。

房内布置雅素,正中挂着一幅羲之戏鹅的四尺轴画,两旁有一副秀丽行书写就的对联,左联是:沈园无语梨蕊三分有白;右联是:兰亭有泪竹林七节无痕。

落款是:梦殊书。

梦韵见白敬斋如此专注凝视对联,笑道:“这是妈妈写的对联。”

原来梦韵的妈妈叫梦殊。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