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闻涛的密码机研制小组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将“恩尼格玛”
密码机照原型机研制出来了。
因为有了杨锦帆提供的图纸,所以研制的步伐大大加快,但这种十转子的机器到底管不管用,林闻涛心里还是一点儿底也没有。
这天下午,林闻涛把样机搬到了杨锦帆的办公室。
杨锦帆兴奋之余,花了足足3个小时才搞清楚各个按钮的使用方法。
接下来的一周,杨锦帆都在机器上调试和摸索。
他知道,要想破译出日本人的密电码,首先得熟练掌握密码机的各种性能、操作程序和使用方法。
他几乎废寝忘食了,彻底被这台机器迷住了,他发现,演算的速度提高了十几倍,以前一些很难的算式,在这台机器上,一两分钟就算出来了。
但仅仅是提高演算速率,还是没有解决破译的问题,他想起德莱恩大师的话,密码破译,关键在于路径,只要路径找到了,找对了,破译的成功率才能大幅提高。
但要想找到正确的路径,关键在于操作思路要对头,要循着暗堡入口、门、钥匙、进门、破译的5大程序进行破译。
杨锦帆想起,德莱恩曾讲过,日本人的密电码一共有5种,一级比一级高,最高级为“紫密码”
。
最低密级的“LA码”
日本人很可能已经弃用,因此没有研究价值,所以,他一起步就从第二和第三密级入手。
第二种密码是两个字母代表一个、两个、三个甚至四个汉字,比如用“KA”
代表“军事”
,用“LE”
代表“师团长”
等,这就是一种路径,有时候得去猜,猜得准,破译的命中率就高。
他找来大量电文报底,特别是对那些已经破译过的密电码进行逆向研究,终于发现了日本人用密码机编制密电的某种迹象和方法,他先把50个日文字母一一破译出来,然后根据已掌握的单词去推测另外的单词。
这一天,他终于破译了一组密电码。
深夜11点许,三科科长室,杨锦帆对坐在对面的郑艳芳道:“天鹅啊,你上次说的日本方面突然全部更换了电报密码,估计日军将有一次重大行动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
我刚破译了一组密电码,是日本外务省地给西南太平洋各国,包括菲律宾、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国的领事馆发出的密电。”
郑艳芳一惊,急忙起身,“快,我看看。”
郑艳芳接过几份密电,边看边念:“由于局势突变,应该着手作好撤侨的准备。
命令各领事馆除留下最简单的LA密码本之外,其余各级密码本全部予以销毁。
用简明日语为暗语,在当地政府不允许用密电码发报时,改用明电码发报,报告当地军事、政治、经济以及撤侨情况。
暗语规定如下:‘西风,紧’,表示与美国关系紧张;‘北风,晴’,表示与苏联关系缓和;‘东南,有雨’,表示中国战场吃紧;‘女儿回娘家’,表示撤回侨民;‘东风,雨’,表示已经与美国进入交战状态。
这些隐语在必要的时候会在无线电广播中播出,要求各地使领馆注意随时收听。”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