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之王吕连贵-《我讲个故事,你可别当真啊》

地铁之王吕连贵(第1页)

吕连贵这个名字不太好念,有没有?同样的韵脚,“兴盛厚”掌柜的李连贵就没有这么难念。

有一次我跟吕连贵说,你这个名字仅次于吕留良,对我们北京人来说难度太大了。

吕连贵没说话。

过了一会儿,我发现他仰着脖在小声地连着念“吕连贵”,念了十几次,果然没有出错。

我就不行。

吕连贵自己闷头乐了一会儿,又仰头连着念了十次“吕留良”,念到第六次就不知道念的什么玩意儿了。

他又做出了一个委屈的表情。

他的话很少,但表情很丰富。

据说历史上的吕留良,中年早衰,头发胡子都是花白的,牙齿也掉得差不多了。

吕连贵这点跟吕留良很像,他的头发也是花白的。

他在地铁里抱着吉他摇头晃脑地唱歌,头发在灯下一晃一晃的,银光闪闪,还挺好看。

后来我问了问,据说要染成他那个效果需要两千多块钱,他绝对没有这个闲钱,一定是天生的。

他还缺一颗牙。

据说那原本是一颗锋利的虎牙,被打掉的时候差点儿顺道把嘴唇戳穿了,结果长了一个病程长达三个月的口疮,苦不堪言。

有关这颗牙,是有一些事要讲,不久我们就会说到。

吕连贵现在已经不在地铁里唱歌了。

起先他在地铁里唱歌,那是出于无奈,并且也有几分天注定。

如果不是在地铁里遇见了贵人,吕连贵也过不上舒服日子。

后来他在酒吧里唱歌,而且不是天天唱,一个星期只需要唱三场。

如果天天唱,当然能挣两倍的钱,但是他不乐意。

他愿意用剩下的时间睡觉、练琴、做饭给自己吃。

或是一圈圈地坐地铁。

我们这种坐办公室的上班族理解不了这种生活。

白天不用上班,晚上只需要唱三四个小时的歌,空闲时间还不够多吗?吕连贵对钱不太在意。

他有口吃的就得。

现在吕连贵在酒吧圈有了一些名气,他的上一个老板给他起了个花名儿,叫Louis。

圈里人都知道有个Louis,以歌路宽广、什么都能唱著称,且唱得极好。

那个老板姓马,有一阵子我常去他那儿喝酒,慢慢就认识了。

吕连贵也是在那个店里认识的。

吕连贵有一手绝活,叫作“看人识歌”:他只要看你一眼,就能准确地判断你的审听情趣,然后弹起你喜欢的歌来。

基本上,他以靠近吧台的那几个客人的品味为准,先弹一段前奏。

酒吧里乌漆麻黑的,也看不清脸,不知道他根据什么判断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有时候弹完前奏,就像水流改道一样无比自然地换上一首,不熟的话根本听不出来。

有时候就继续弹下去。

他这个看人识歌太绝了,简直是超自然现象。

那家酒吧开着的时候,我总是一个人去,一直坐在吧台尽头最靠近唱台的地方,头顶上恰好有一盏小小的射灯。

吕连贵第一次来唱歌时,老板把酒递给我,说:“今天这个歌手厉害。

你听听!

”然后吕连贵就慢悠悠地坐在那把高高的椅子上,调了调琴,然后抬头看了看我。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