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之小者代后记-《我讲个故事,你可别当真啊》

侠之小者代后记(第1页)

我从小爱听评书,最喜欢《雍正剑侠图》,也叫《童林传》。

这套书以剑侠客极多著称,什么三十三路名侠、四大名剑、四小名剑、云台四剑、乾坤八剑,不胜枚举。

角色一多,难免就有龙套。

按照一般说书的方法,龙套就是龙套,说完就得。

但是剑侠图这书很特殊,按照北京的说法,每一个龙套几乎都要说一段倒笔书,讲讲他的身世来历。

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并不比童林身上的故事差,很多甚至比主线更精彩。

东北有一位张庆升先生,他使这活儿,另有一套方法:他不讲童林,而是讲张方。

张方是书里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角色,张先生以他作胆,愣是把《童林传》说成了《张方传》。

这个例子说明,只要你愿意去挖掘,再小的角色身上也有故事可听、可讲。

这就好比你看一个战争题材的电影,第一个镜头,一个小兵出来,乒!

一枪,死了。

这时候,镜头可以跨过他的尸体,讲一个波澜壮阔的战争故事;也可以推向他的瞳孔,回到他活着的时候、他年轻的时候、他小的时候,讲他一生的故事。

我每次看到电影里有小角色死去,就会不可抑制地这样想。

所以,我花了点儿时间,把我生活过的地方都刮了一遍地皮,再挖地三尺,挖出一些蝼蚁般的小人物来。

讲完他们的故事,还不过瘾,就去搜刮朋友们的故事、朋友的朋友的故事。

这种故事讲完还是不过瘾,就去咖啡馆、酒吧、包子铺、地铁、机场、商店,一切有人逗留、有人说话的地方,偷听别人讲他们的故事。

我去这些地方找故事,手到擒来,从来都是贼不走空。

这些故事屡屡让我惊个张口结舌:世上竟有这么多高人,就坐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故事里的人虽不能飞檐走壁、口吐内丹,但他们用自己的天赋、努力和简单或粗暴或愚不可及的办法解决着世上种种不平事。

听《雍正剑侠图》的时候我常常想,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差不多是个人就是剑侠客!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