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山雨 第一章 故乡-《东方》

第一部 山雨 第一章 故乡(第1页)

平原9月,要算最好的季节。

春天里,风沙大,就是桃杏花也落有细沙。

冬景天,那紫微微的烟村也可爱,但那无边平野,总是显得空旷。

一到青纱帐起,白云满天,整个平原就是一片望不到边的滚滚绿海。

一座座村镇,就像漂浮在海上的绿岛似的。

可是最好的还要算是秋季。

谷子黄了,高粱红了,棒子拖着长须,像是游击战争年代平原人铁矛上飘拂的红缨。

秋风一吹,飘飘飒飒,这无边无涯的平原,就像排满了我们欢腾呐喊的兵团!

现在一辆花轱辘马车,正行进在秋天的田野上。

老远就听见它那有韵节的车声。

细小的铜铃声也很清脆。

这辆马车是从京汉路的一个小站上来的。

一大早起,它就载着旅客,离开了那笊篱上垂着红布条的村野小店。

小青骡子刚刚吃饱饮足,正像爬山没有经验的青年人,一上路就打冲锋,使得心疼的主人也勒它不住。

早晨风小,草棵里露水很大,小青骡子蹄子湿漉漉的,走得十分起劲。

不到小晌午,就赶出了30多里。

现在已经是正晌午了,太阳晒得人老是擦汗,可是它却慢下来,还没有赶到打尖的地方。

赶车人由它走着,尽管人们催促,赶车人可有赶车人的主意。

这车上原有六名旅客,中途下去了两个,还是很挤。

车尾上用绳子煞着高高的行李卷儿。

小青骡子的料袋子,带着长绳子的小水桶,也在那里系着。

车厢里两个妇女一个孩子就占满了。

我们的主人公,坐在车前面,两条腿在车下不住地悠打着。

他已经多年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了。

他卷了一支大喇叭筒纸烟,含在嘴里,正在同人们亲热地谈话。

因为天气热,他解开了军衣扣子,敞着怀,手里拿着军帽,露出一头浓发。

他个子不算太高,但显得十分灵活敏捷。

那一双眼睛,流露着坦白、直爽、快活,甚至还有一点顽皮孩子的神气。

他同人们好像没有一点隔阂,跟那个抱孩子的妇女叫大嫂,跟那个十八九岁的姑娘叫大妹子,很快就混熟了。

“同志,你是哪村的?”姑娘问他。

“凤凰堡。

“家里还有什么人哪?”

“有爹,有娘。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