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祥已经家来四五天了。
他看看母亲住的小东屋,房顶上长了不少乱草。
他原想把草割一割,把房顶漏雨的地方泥一泥,等过了秋忙再说;谁知爬上房顶,脚一踏上去,就踹了一个大坑。
原来苇箔早就朽了,房太老了。
他决定干脆换换顶,就是往后离家日子长了,不管走到哪里也心里踏实。
他这次家来,公家照顾了200斤米票,加上自己积攒下的残废金,用来买了20多个苇子和一些柳木椽子,就动了工。
杨大伯和几位邻居,谷子顾不上打,就赶过来帮忙。
郭祥光着膀子,穿着小裤衩儿,挑土和泥,钉椽子,铺苇箔,整整忙了一天,才把房子修好。
他又把屋里屋外,拾掇得干干净净,连那盏点了好几辈子的老铁灯,也拿出来擦了。
母亲里里外外一看,自然欢喜不尽。
这天,郭祥秋收回来,刚吃过晌午饭,正寻思着把母亲睡的土炕也泥一泥,只见大乱一溜烟跑来,叫:“好消息!
好消息!”
说着,拉起郭祥就走。
郭祥挣脱手说:
“你别缠我,有什么好消息呀?”
“你到我家看看就知道了!”
他说。
“你不说,我就不去。
你这小子鬼名堂多得很!”
“好吧,告诉你,”
他眨了眨眼,“你们队上来了一个人,说要找你。”
“你要蒙我呢——”
“要蒙你,我是小狗子!”
郭祥只好随他走去。
他不时翻翻猫眼,瞅瞅郭祥,露出一脸鬼笑。
郭祥一踏进大妈的院子,果然听见屋子里一片欢笑声,有一种素日少有的欢乐气氛。
大妈在门口扫见郭祥,满脸是笑地说:
“嘎子快来!
看着是谁回来了!”
郭祥往屋里一看,望见一个女同志苗条的后影,她裸露着两只圆圆的黝黑的长臂,正弯着腰儿洗头。
短袖的白衬衣,煞在绿色的军裤里,脚上穿着一双鲜亮的白帆布胶鞋。
一听郭祥来了,她用手巾把脸一蒙,咯咯地笑着。
郭祥一眼就看出这是大妈的女儿杨雪,他少年时的伙伴。
“嗬!
你也回来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