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一年的九月像一场疾风暴雨般远去了。
然而它永远侵入了我的内心,结成了冰冷的一个硬块。
我大概一生都将怀揣这个硬块走下去,直到抵达自己的终点。
从此橡树路也成为了隐秘和恐怖的象征。
一连过去了两个春天,我几次路过那儿,看到了它棕色的尖顶、像城堡一样的老建筑、一片片茵茵绿草,心上还是一阵冷肃。
这儿是如此静谧,与四周的喧嚣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我知道踏上大树笼起的那条柏油路,一直走下去,就会看到咖啡屋和糖果店。
我竟然无法相信此地发生过的那一切。
我长时间怔怔地站在那里,再次因为惊讶而默默呆立,直到有人提醒我该离开了。
这座城市从一场可怕的寒流中慢慢走过。
我似乎能够听到冰碴在暖风中的咔咔断裂声。
就像梦境重现:大街竟然出现了闪烁的霓虹灯,上面是“青春舞会”
之类的字样。
音乐丝丝缕缕地从彩色的窗口传出,甚至听到了萨克斯的声音。
我在霓虹灯下走来走去,却从未想过要迈进去看上一眼。
有一个声音在我心里响起:这些人可真胆大,他们都是一些什么人哪!
各种各样的茶屋和咖啡屋也越来越多地在城区里分布开来,它们大多模仿橡树路的样子,只不过更花哨一些,而且大多都放置了室外音箱,用嗡咚嗡咚的音乐声招徕顾客。
进入这些地方的百分之百是年轻人,他们当中有的男子穿了喇叭裤、留了长发,姑娘则染黄了头发。
有身背吉他的男子来来去去,他们身边一般都有一个打扮出眼的姑娘。
年轻人又开始了聚会。
最多的是舞会,但我对这种事连想都不敢想。
另有一些艺术方面的讨论会则强烈地吸引了我。
我甚至认为这是一座城市最了不起的特征,没有它们就简直称不起一座城市!
一些最优秀的人、思想最活跃见解最深刻的人,就在这样的一些场所来往出没。
我并不健忘,多么惧怕所谓的聚会,可我还是无法抵御这些场所的魅力。
最初是由一个叫阳子的青年画家介绍,我第一次参加了这样的一个聚会。
阳子比我年龄还小,可是因为他更早地来到这座城市,一度成为了我的都市向导。
最初的艺术聚会有一种新鲜气息,这是它吸引我的原因。
但它也像高温之下的一坨美食一样,很快就变质了,变得令人厌恶,避之惟恐不及。
在最初的这样一些场合,我结识了一批人,他们有的后来成为我在这个城市里的挚友。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