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目光
1
庄周的离去给一座城市留下了难以弥合的空洞。
这对于我们,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都意味着一个显豁的残缺,就像一道不能愈合的伤口一样折磨人。
一直有人在打听他的下落,可是谁都不知道他究竟去了哪里。
随着时间一天天拖下去,大家对他渐渐都不抱希望了。
午夜安静的时刻,忍不住要从头回想,回想我们最初的结识。
时间真快啊,一转眼离那个聚会已经很久了,可一切又像眼前一样簇新……那时与现在不同,当年要在这个城市里看到一些有点意思的人物,通常都是通过形形色色的聚会。
那会儿的各种聚会不像现在一样频繁,但远比现在更有内容,当然也远比现在令人期待。
现在以各种名义发起的聚会已经被搞得声名狼藉,许多人避之惟恐不及呢。
而当时大家汇集到那种场合里,差不多个个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心。
没人把那里当成娱乐和猎奇的场所,因为那时享乐主义还不占上风。
能来到这样的学术场合总不失为一件体面的事情,彼此就有关问题认真地交谈讨论,相互启迪。
有许多人就此成为来往密切的朋友。
在这个人满为患的城市里,有时要找个像样的朋友比登天还难,相反的倒很容易碰到莫名其妙的嫉恨者。
当然了,人与人总要讲究个“投缘”
,就像俗语说的:“弯刀就着瓢切菜”
——人与人之间说到底还是要合辙对路才行。
我与庄周就是这样的一对。
我们的结识还真得感谢那些大大小小的聚会呢。
现在则不同,虽然各种聚会仍在频繁举行,可几乎所有像模像样的人物都不见了,连老熟人也遇不到了。
这些人都哪去了?原来他们全都以各种方式藏了起来,逃避喧嚣,闭门思过,在自己的螺壳里缩着,惟恐沾上涨了满街的泡沫。
总之他们已经对形形色色的聚会冷下来了,烦了。
瞧时代的风气变化多快啊,虽然只是几年的时间,一切全都变了。
然而那些无聊的聚会还是有始无终,似乎方兴未艾。
老一茬相继厌倦了,他们已经从中看出了破绽,新的一波正迫不及待地递补上去,及时地充填了这个空间。
老一茬当中偶尔也会有个把耐不住寂寞的,他们会时不时地跑到久违的场所去瞥上一眼——大概还想重温旧梦,想发现什么新奇和例外吧。
我大概就属于后者。
其实这事也怨不得我,因为实话实说,一个内心灼热的人待在这座城市里会有一种窒息感——全城几乎没有一座像样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没有一家高档书店,也没有能够真正解渴的影剧院,连一场像样的音乐会和艺术表演都没有。
他们实在无处可去。
所以我有时出门转悠着,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就转到了那样一些地方。
不过它究竟在哪些方面对我构成了难以摆脱的吸引力,让心里的念头像戒不掉的烟瘾一样一再泛起来,其深层原因一时还想不明白。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