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没用,苏北女人在上海,生于1921年,卒于1995年。
普通不过的老太太,似乎谁家都有一个,耳聋、多话、皱皱巴巴。
她是我《南方周末》“浮生”
系列里的人物。
两千字意犹未尽,便写成了长篇。
上一部我自己较为满意的长篇,是九年前的《她们》,写上世纪男男女女的众生相,试图表述对于一个时代的看法。
这样的写作,缘于某种传统的影响,以为一部厚重的作品,最好是史诗性的,或者地方志式的。
它们通常有着与“厚重”
相符的篇幅,描述一段中国历史,一方风土人情。
但我渐渐看到其中的陷阱:历史和风土遮盖了人。
我们记得“某某作家的某某作品,书写了某某历史或者地方”
,而被书写的某某历史和地方里的人,却是面目模糊的。
他们被动地接受苦难,在历史的旋涡里盲目打转。
他们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名字。
究其原因,或许并不存在复数形式的“她们”
、“他们”
和“我们”
。
人都是一个一个的。
单个的人构成生活。
很多很多人的生活,构成了时代。
一个个时代,就构成了历史。
人是历史的目的。
人是起点,也是终点。
基于这样的认识,《好人宋没用》的写作,就成了从“她们”
到“她”
的写作。
这是一部个人心灵的历史,而非关于国家和时代的叙述。
宋没用是被历史遗忘名字的小人物,是被时代筛漏了的小人物。
父母称她“没用”
,子女也认定她“没用”
。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