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二(第1页)

我是班长这件事儿,除了我,大多数同学都忘记了。

后来经过提醒——我们班人数最齐的一次郊外烧烤就是由刘同组织的——直到翻出老照片,勾起旧回忆,他们才恍然大悟。

30岁之后的我,开始陆续走了很多校园。

从刚开始面对阶梯教室的300人,到报告厅的1000人,到大礼堂的3000人,到大操场的10000人……我从当众发言会引发肠痉挛的孬种,变成了被无数人打磨之后一人独说两个小时也不会停顿的话痨。

这一次十年重聚的班会,由班长主持。

九点,站在当年上课的二楼213教室,阳光灌满了教室的四分之一,讲台下坐着同学和老师,感慨万千,我张了几次嘴,都不知道第一句话到底该说什么才好,什么才对。

说“大家好”,太做作。

说“我们又回来了”,假high。

说“欢迎大家”,我也没有那个资格。

直接切入主题,怕毁了众人享用精心烹饪大餐的胃口。

我说:“即使在十年前的课堂上,我们班上课的人数都没有如此整齐过。

底下小心翼翼、庄重神圣的氛围,突然变成了哄堂大笑。

女同学在底下说:“主要是你们男生都来了。

哈哈哈,哈哈哈。

笑完了,又陷入了僵局。

我手头有一份流程,但我不想按流程主持,这并不是一次需要按流程完成的会议,有人从加拿大回来,有人从北上广回来,有人从外省赶来,我们只是想坐在一起,随便说什么都好。

郭青年不知从哪儿拿出了一把吉他,他用仍然不标准的湖南洞口普通话说:“我来给大家弹一首歌吧。

他站起来,找了教室第三排的座位,选了一个很帅的姿势,开始弹唱。

郭青年,是我们班的传奇人物。

中文系大一新生作文摸底排名,其他男生折戟沉沙,郭青年上榜,全系第一。

他写的那篇作文《青春》,被当作范文众人传阅,有同学复印给外校传阅,有女生因此专门和我们622宿舍联谊,目的也只是为了睹君一面。

没想到,后来郭青年决意放弃写作,他说:“我只是想写自己喜欢的,你们不要总来骚扰我。

”当时我觉得他太清高,后来一系列的事情让我觉得他内心里不过是个孩子,不想被打扰,也不需要被大人肯定。

郭青年毕业之后,考上美术系研究生,然后去新疆大学的美术学院做老师。

因某些原因,他从新疆逃回北京,自己在画家村建立了工作室,做自己的摄影展,也偶尔玩些前卫艺术,比如裸奔,被警察带进局子好几次。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