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个特别会说话的主持人,我脱口秀的稿子都是提前写好的,当然我是坚持还要自己写稿子的。
对我来说,写比说更自信一些,因为有更长的时间做准备。
我那些优秀的主持人同行们,他们从反应到思考到下结论到表达出来的整体速度都非常快,这一点我不擅长。
《煎饼侠》的筹备期我给很多人都写过信,包括想要邀约的演员,还有主创,我觉得这样我会表达得更清楚一些。
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反正见不到面,对方直接的拒绝也不会显得特别尴尬。
这封信是我写给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的,那时候《煎饼侠》的立项报批还没有通过,所以我冒昧地做了这件其他导演也许不太会做的事情。
选择在书里公开这封信,一是想让大家审阅的时候过过局长的瘾,二是信里比较直接地说明了我为什么要拍《煎饼侠》,这也是这本书里一切的开始。
再后来我和森局有过一次非常愉快的交谈,后面《煎饼侠》的筹备和拍摄,他都很照顾我,我非常感谢他。
尊敬的宏森局长:
您好!
我叫大鹏,是一名正在筹备拍摄自己电影处女作的新人导演,今天给您写这封信,是想针对我的这部电影做一个简单的阐述,希望可以得到您的支持。
我是80后,成长在中朝边境小镇集安,小时候爸爸的单位会定期播放露天电影,我们一些孩子下午两三点就搬着小凳子去占座。
可是等到电影放映,反而坐不住,兴奋着跑来跑去,屏幕上都是小脑袋。
印象中那时候电影的内容都是支离破碎的,但是“看电影”
这件事情,却让我们无比欢乐。
“影像”
对于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吸引力,我从小喜欢画画,那时候唯一可以把自己想到的故事“影像化”
的表达方法就是画漫画。
我把自己班级里的同学都画到漫画里,大家都是古代时候的侠客,不知道算不算早期的一种“穿越”
。
我甚至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影像”
动起来,在我爸爸单位的走廊里画了一整排画,每一张的人物在动作上只有细微的差别,我从走廊的一头跑到另一头,看着那些画,他们好像真的会“动”
了。
大学毕业以后,我来到北京,进入搜狐网站工作,那是2004年,到现在整整十年了,目前我仍然是搜狐的一名员工,负责视频内容的制作。
2004年年底,各大网站终于可以允许网友们流畅地观看视频了,我从那时起开始制作视频节目、拍摄网络短剧,一路见证并参与了互联网视频的发展。
其间因为我在网上的知名度有所提升,也参与了一些电影的拍摄,比如《海洋天堂》里我扮演“徒工甲”
与文章的一秒钟对手戏,一直是我在自己的节目里自嘲的好作料——我确实跑了不少龙套,但是乐在其中,因为终于开始慢慢了解一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不交学费也能学习。
事实上还拿了人家片酬,尽管不多。
依靠这些积累,2012年我自导自演了一部网络喜剧,叫《屌丝男士》,到目前为止已经播出了3季,累计点击量超过27亿。
其实大家也不是来看我的,《屌丝男士》里我拍了103位演员,其中不乏汤唯、林志玲、邓超、孙俪、文章等大明星,我在里面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与各种各样的明星演绎着小人物的喜剧,很受欢迎。
这部喜剧让我收获到一种特殊的“成就感”
,就好像送礼物的人看到收礼物的人那么喜欢自己准备的礼物也非常兴奋一样,看到别人快乐,我觉得自己很幸福。
不只在网上,《屌丝男士》在高铁上也有播出,在教室里,在商场的大屏幕,在饭店和发廊,随处可见这部短剧。
人们在高压的社会,收获着简单的快乐与满足,仅此而已。
不过在制作这部戏的过程中,我也犯了一些错误,比如太过于想要吸引眼球,表现手法有时候简单粗暴。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