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趣味-《活着活着就老了》

文字趣味(第1页)

这次不讲具体的书,只泛泛谈谈书中的文字趣味。

传说中,苍颉造字之后,有鬼夜哭。

文字在诞生伊始,便蕴含着被泄漏的天机,饱蘸着地府的神秘。

文字之于笔墨中讨生涯的书生,仿佛五味之于厨匠,在日日的蒸文煮句中,多少能体会并表达出一些神秘天机下的文字趣味。

稍稍抽象些的文字仿佛名山胜水。

山水无尽,风里雾里秋日春日,都有不同的样子。

文字无穷,得意失意少时老时,“爱”

、“痴”

、“宽容”

、“生命”

、“幸福”

……都有不同的含义。

“老僧初参禅,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后得些智识,见山非山,见水非水。

现如今,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

读文字亦如参山水。

野史里曾载一山僧在僧房的四壁画满了《西厢》故事,来客问他缘由,山僧讲:“我悟‘崔莺莺临去时秋波那一转’”

文字每用一次,便多一层意思,数千年文字史下来,每个字汇里都凝聚了无数先人智慧,够你穷尽一生。

多少巨著,只是略略谈了一个字汇:《红与黑》只谈了野心,《人性枷锁》只谈了欲望,《大白鲸》只谈了勇气……

即使被用烂了的文字也仿佛日日见惯的姑娘,如果你静心仔细体会,绝对不乏美感。

比如在宋词里被超高频使用的“销魂”

:不用“破”

,不用“损”

,而用“销”

,那缓慢、隐秘,却一刻不停、不堪细思量的刻骨铭心!

不是“骨”

,不是“肉”

,而是“魂”

,魂没了,还剩什么?剩下的那些还有什么意义?还有词牌。

这些被词人用来用去、不稍稍留意的三字字汇,细细想来都是有情有景有境的绝妙好词:荷叶杯,梧桐影,点绛唇,如梦令……

五经易通,一味难得。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