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说之前,首先承认,我是狐狸。
自己也写文字,虽然从小到现在,竭尽全力不想靠文章糊口,但是认定文章千古事,提笔从来按专业水准要求自己。
文人相轻,同行说同行的文字,就是狐狸说葡萄。
《伊索寓言》记载,狐狸说,葡萄是酸的。
卫慧在《上海宝贝》中的文字除了通顺,谈不上任何可取。
鲁迅的文字如青铜器,张爱玲的文字如珠玉盆景,沈从文的文字如明月流水,川端康成的文字如青花素瓷,亨利米勒的文字如香槟开瓶。
这些大师不提,卫慧连平实清楚都谈不上。
眼睛扫过去,半干不湿的,好像腹泻没痊愈。
至于书里常识性的英文拼写错误,不知道是编辑的责任还是倪可(半拉卫慧)没睡美国人的关系。
欧洲猛男睡起来可能更时尚、更有款,那个地方神秘遥远,文化和他们砖石结构的建筑一样坚实。
但是,美国没文化的生意人可能不懂太繁复的床上姿势,可是会教你如何用MSWORD里的拼写检查功能。
卫慧中短篇的文字明显强过长篇。
初读挺唬人,有一丝张爱玲的眉眼。
多读几篇就露出马脚,没有了张式的尖酸刻薄古怪精灵,眉眼仿佛张式的文字便没有了神采,好像珠玉盆景没有了珠玉风景,只剩下了盆。
这和卫慧上没上复旦中文系没有关系。
我上医学预科的时候,和北大中文系的几个坏孩子住对门,一块写假古龙骗钱。
他们说,中文系主任刚入学的时候就明确告诉他们,北大中文系的任务不是培养作家的,北大中文系的任务是培养小官吏的。
卫慧的结构除了完整,没有任何新意。
那么多的名人名言看来是白列了。
不知道到底读过没读过。
如果没读过,列在那儿,唬谁哪?如果都读过还写成这样,智力水平就有限了。
北京土话,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话糙理不糙。
随便支一招。
那个叫天天的阳痿死得稀里糊涂。
笑笑生写来,一定会让天天勃起一次,拼死一搏,最后死在倪可的肚皮上,体液阴冷润滑,像是死神的口水。
卫慧的内容是她走红的原因。
盛名之下无虚士,卫慧是市场营销天才。
她描写了一种中国普通百姓无从接触的生活,她把头发散下来照了相当封面,她起了《上海宝贝》这样的好名字,她把好些张自己的明星照贴到网上。
卫慧如果写平常生活,她就死定了。
你跟卖菜的说,西红柿能卖两百一斤,他肯定说你扯淡。
你跟他说,两万块睡一宿名妓,他的口水会滴滴哒哒流下来。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