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在一个偏远小镇的旅馆里,没赶上回家的晚班车,留了下来。
很简陋的环境,门口操场上回荡着齐豫的英文歌,突然就想到给你写信。
读过你在杂志开篇写的那些卷首语,关于时间、自由和生命,那些抽象、模糊的命题,很沉重。
平时熟悉的生活环境里,没有精力,也没空去想那些费神的事,习惯性地用落拓、耍赖去对抗,去化解。
可现在,它们在旅途中,在这个回不了家的晚上,突然向我袭来。
四月的江南,植物的清香在空气中浮动,这个陌生的、异乡的夜唤醒了我。
不知道你此刻在干什么,不知道你工作压力是否很大,无论如何,希望你快乐和自由。
你做到了,你的那些文章才更有说服力。
杭州Leslie
收到过这样一封读者来信。
千里之外的偏远小镇,旅馆操场上荡漾的歌声,还有南方小镇新鲜的草香……让一个未曾谋面的人在那么遥远的地方突然想起,是做杂志以来最温暖的时刻之一。
2003年年底,到时尚集团做《男士健康》,被告知需要在每期杂志最开头的位置写一篇“开门立意,统领全局”
的文章,在报纸里,叫头版社论,新闻教科书里称之为“一张报纸的脸面”
,杂志成卷,就是卷首语了。
从《男士健康》,到《时尚先生》,再到《智族GQ》,给杂志写卷首语的职业书写一路下来,十余年,这张“脸”
也由嫩到老,随流年辗转,不再年轻。
这本书,主要辑纳我在《智族GQ》七年间所写的卷首语。
重新翻看、归拢这些文章的时候,GQ七年的旅程也历历在目。
《智族GQ》是一本国际版权合作杂志,人们常将其简称为GQ。
GQ里的G是英文单词Gentlemen的缩写。
这个源于中世纪欧洲的词脱胎于“骑士精神”
,往往标指那些有型有款、彬彬谦和、博闻强识、宽宏得体的男士。
在欧美风尚中注入东方想象、融进中国文化气质,是这本中文杂志必须完成的一个功课。
卷首是门帘,是吆喝,是杂志腔调和气质的定星盘。
它的视野和格局,直接延伸,影响到一本杂志的品格和肌理。
写什么,怎么写,很多时候有一定的表演性。
当然,即使是表演,也会携带写作者的个人风格和意趣。
就像杭州读者Leslie所言,“关于时间、自由和生命,那些抽象、模糊的命题”
,是《智族GQ》卷首语的母题之一。
人生进入中年,已经不容易被一些具体事物所困,世事乱象,日渐明晰,很多人很多事,高与低、成与败、荣与辱,基本都能做到进退有据。
但是时间、生死、本原与自我,这样一些原先无力思考、无暇顾及的问题,越来越多地浮上心头。
罗兰巴特说:“有些词语不是用来说,是用来住的,就像住在一座城市。”
这些语词的城市,既有宏阔蔓延的轮廓,也有精细入微的纹理,像一个巨大的迷宫,足以耗费我们所有情感和心血。
慢慢地摸索、穿越,并写下它们,白纸黑字,让每个词、每个句子都饱含我们的由来和去途,映衬我们微不足道的历史,这是件迷人的事。
一本可以轻松阅读的时尚杂志必须谈这些吗?不必须。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