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老是对古埃及国王的称呼,在埃及语中称作“佩罗”
,现在的读音来自希伯来文的音译。
它在象形文字中的意思是“高大的房屋”
,后来代指“王宫”
,理由很简单,王宫是最高大的房屋。
新王国第十八王朝时,国王图特摩斯将“法老”
的意思来了一个变化,成了“居住在高大宫殿中的人”
,于是“法老”
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对国王的尊称。
在埃及国立博物馆里可以看到一位法老的雕像,下巴颏儿上长着茂密的胡须,向前探出,好像一块洗袜子的小搓板,十分可笑。
还没等我笑出来,导游说,这是一位女王,她戴着假胡须。
一提到埃及的女王,我等游客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知道知道,原来这是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
导游正色道,克里奥帕特拉只是王后,而这是真正的法老,她叫哈特舍特谢晋10,拥有无上权力的古埃及女王。
女王和王后是有区别的。
前者亲握权杖,而后者只是权杖的老婆。
后来,在尼罗河对岸帝王谷众多的祭庙中,看到女王哈特舍特谢晋的神庙是那样的美丽独特,据说这也是全埃及最优美典雅的建筑。
在卡纳克神庙里,有哈特舍特谢晋为自己矗立的方尖碑,高29.5米,重达350吨。
在上埃及阿斯旺的花岗岩采石场,还有一块重达1000吨的未完成方尖碑躺在山坡上,据说也是哈特舍特谢晋为自己建造的,因为开凿中石头出现裂缝才半途而废。
反复听到这位女法老的名字,看到和她有关的遗迹和景色,就对她生出了好奇。
查了资料,才知道哈特舍特谢晋在位时间是公元前1490—前1468年11,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最强盛的经济。
她不是傀儡,而是控制着埃及最高权杖的真正的法老。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