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园地-《丰子恺集》

艺术的园地(第1页)

艺术常被人视为娱乐的、消遣的玩物,故艺术的效果也就只是娱乐与消遣而已。

有人反对此说,为艺术辩护,说艺术是可以美化人生,陶冶性灵的。

但他们所谓“美化人生”

,往往只是指房屋、衣服的装饰;他们所谓“陶冶性灵”

,又往往是附庸风雅之类的浅见。

结果把艺术看作一种虚空玄妙、不着边际的东西。

这都是没有确实地认识艺术的效果之故。

艺术及于人生的效果,其实是很简明的:不外乎吾人面对艺术品时直接兴起的作用,及研究艺术之后间接受得的影响。

前者可称为艺术的直接效果,后者可称为艺术的间接效果。

即前者是“艺术品”

的效果,后者是“艺术精神”

的效果。

直接效果,就是我们创作或鉴赏艺术品时所得的乐趣。

这乐趣有两方面,第一是自由,第二是天真。

试分述之:研究艺术(创作或欣赏),可得自由的乐趣。

因为我们平日的生活,都受环境的拘束。

所以我们的心不得自由舒展,我们对付人事,要谨慎小心,辨别是非,打算得失。

我们的心境,大部分的时间是戒严的。

惟有学习艺术的时候,心境可以解严,把自己的意见、希望与理想自由地发表出来。

这时候,我们享受一种快慰,可以调剂平时生活的苦闷。

例如世间的美景,是人们所喜爱的。

但是美景不能常出现。

我们的生活的牵制又不许我们常去找求美景。

我们心中要看美景,而实际上不得不天天厕身在尘嚣的都市里,与平凡、污旧而看厌了的环境相对。

于是我们要求绘画了。

我们可在绘画中自由描出所希望的美景。

雪是不易保留的,但我们可使它终年不消,又并不冷。

虹是转瞬就消失的,但我们可使它永远常存,在室中,在晚上,也都可以欣赏。

鸟见人要飞去的,但我们可以使它永远停在枝头,人来了也不惊。

大瀑布是难得见的,但我们可以把它移到客堂间或寝室里来。

上述的景物无论自己描写,或欣赏别人的描写,同样可以给人心一种快慰,即解放、自由之乐。

这是就绘画讲的。

更就文学中看:文学是时间艺术,比绘画更为生动。

故我们在文学中可以更自由地高歌人生的悲欢,以遣除实际生活的苦闷。

例如我们这世间常有饥寒的苦患,我们想除掉它,而事实上未能做到。

于是在文学中描写丰足之乐,使人看了共爱,共勉,共图这幸福的实现。

古来无数描写田家乐的诗便是其例。

又如我们的世间常有战争的苦患。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