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不同,怎么能做朋友呢?再见了您呐!
老子跟牙齿是有渊源的。
他师父常枞先生病重,老子骑着牛就去看他。
常枞爷爷张嘴给老子看看,明知故问,我舌头还在不?老子说,在。
常枞又问,我牙齿还在吗?老子说,没啦。
常枞爷爷提问,你明白了吗?老子说,舌头在,因为软;牙齿不在,因为硬——柔能克刚啊!
老子当时心里一定想:师父真好,知道我牙缝大,还特意用自己一张没牙的嘴鼓励我。
没牙怕什么,有舌头就行了。
常枞爷爷年纪大了,牙齿没了;但牙齿没了,不一定是因为年纪大。
有位篮球手,叫作唐·巴克斯代尔。
20世纪50年代,他签约NBA打比赛赚钱,一进更衣室,哎,发现怎么各人柜子里那么多小盒子……做什么用的?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牙齿——听上去好像是变态杀人魔故事,其实是因为,那会儿大家都装假牙。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半NBA球员没有门牙:对抗太烈,打掉了。
金庸写小说,如果哪个配角挨了一个重耳光,多半会吐一口血,带几枚牙。
古代没假牙,掉了就漏风,可怜见的。
这点大概跟施耐庵学的,鲁智深心情不好时,就是随手一拳,打落门牙两个。
战国时候,范雎先生被魏齐派人揍,牙齿都折了。
有种说法是,他牙齿是被人拉折的。
被人硬生生拔牙,其疼可知。
所以后来范先生当了秦国宰相,颇有点反人类的乖戾脾气,也难怪。
《三国演义》里,曹操随口说个“鸡肋”
,被杨修参透用意。
他生气,杀了杨修,第二天上阵,被魏延一箭射掉了门牙,疼坏了。
那年曹操六十多岁,掉牙齿也正常,只是想想,真是因果报应:以后吃鸡肋,更加嚼不动了。
但人营养不好,也可能掉牙齿。
上古人吃东西,很喜欢各类带油水的肥嫩物,应该就和牙齿状况不好有关。
宋玉招屈原的魂魄时,写菜谱是“肥牛之腱,臑若芳些”
,这种东西,咬都不用咬,一口下去就好。
至今老爷爷老太太们吃东西都很软,就是给牙齿放放假,不用刀戈兵烈的去动手动脚。
1615年,德川家康临终前一年,发动大阪之战,意图解决丰臣家,想在他老人家闭眼之前,把日本彻底划归德川幕府治下。
而对方的真田幸村奋勇突击,以寡击众,险些完成神话逆转,此后日本人都奉幸村为“真田日本第一兵”
,漫画游戏等,都把他当日本赵云。
但真相是,他老人家那年48岁,因为在九度山隐居过久,营养不良,头秃了不说,牙齿也掉差不多了。
小孩子最幸福。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