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长跑者-《闹学记》

孤独的长跑者(第1页)

——为台北国际马拉松热身

我的父亲陈嗣庆先生,一生最大的想望就是成为一个运动家。

虽然往后的命运使他走上法律这条路,可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仍是个勤于活动四肢的人。

父亲小学六年级开始踢足球,网球打得可以,撞球第一流,乒乓球非常好,到了六十多岁时开始登山。

目前父亲已经七十五岁了,他每天早晨必做全身运动才上班,傍晚下班时,提早两三站下公车,走路回家。

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其实就是他一生做人做事负责认真的表率。

我的母亲在婚前是学校女子篮球校队的一员,当后卫。

婚后,她打的是牺牲球。

父亲对于我们子女的期望始终如一;他希望在这四个孩子中,有一个能够成为运动家,另一个成为艺术家,其他两个“要做正直的人”

,能够自食其力就好。

很可惜的是,我的姐姐从小受栽培,她却没有成为音乐家,而今她虽是一个钢琴老师,却没能达到父亲更高的期许。

我这老二在小学时运动和作文都好,单杠花样比老师还多,爬树跟猴子差不多利落,而且还能自极高处蹦下,不会跌伤。

溜冰、骑车、躲避球都喜欢,结果还是没成大器,一头跌进书海里去,终生无法自拔。

大弟的篮球一直打到服兵役时都是队中好手,后来他做了个不喜欢生意太好的淡泊生意人。

小弟乒乓球得过师大附中高中组冠军,撞球只有他可以跟父亲较量,而今他从事的却是法律,是个专业人才以及孩子的好玩伴。

小弟目前唯一的运动是——趴在地上当马儿,给他的女儿骑来骑去。

在我们的家人里,唯有我的丈夫荷西,终生的生活和兴趣跟运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他打网球、游泳、跳伞、驾汽艇,还有终其一生对于海洋的至爱——潜水。

他也爬山、骑摩托车、跑步,甚而园艺都勤得有若运动。

我们四个子女虽然受到栽培,从小钢琴老师、美术老师没有间断,可是出不了一个艺术家。

运动方面,篮球架在过去住在有院落的日本房子里总是架着的,父亲还亲自参与拌水泥的工作,为我这个酷爱“轮式冰鞋”

的女儿在院中铺了一个方形的小冰场。

等到我们搬到公寓中去住时,在家庭经济并非富裕的情形下,父亲仍然买来了撞球台和乒乓球桌,鼓励我们全家运动,巷内的邻居也常来参加,而打得最激烈的就是父亲自己。

记得当年的台湾物质缺乏,姐姐学钢琴和小提琴,父亲根本没有能力在养家活口之外再买一架昂贵的钢琴,后来他拿出了小心存放着预备给孩子生病时用的“急救金”

,换了一架琴。

自那时起,为了物尽其用和健康的理由,我们其他三个孩子都被迫学音乐。

那几年的日子,姐姐甘心情愿也罢了,我们下面三个,每天黄昏都要千催万请才肯上琴凳,父亲下班回来即使筋疲力尽都会坐在一旁打拍子,口中大声唱和。

当时我们不知父亲苦心,总是拉长了脸给他看,下琴时欢呼大叫,父亲淡淡的说了一句:“我这样期望你们学音乐,是一种准备,当你们长大的时候,生命中必有挫折,到时候,音乐可以化解你们的悲伤。”

我们当年最大的挫折和悲伤就是弹琴,哪里懂得父亲深远的含意。

至于运动,四个孩子都淡漠了,连父亲登山都不肯同去,倒是母亲,跟着爬了好几年。

当然,那只是些不太高的山,他们的精神是可佩的。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