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见农夫-《幽默的代价》

皇帝见农夫(第1页)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但是,水到最低处,流向大海就成海水,失掉了水的真味。

人到最高处,倘在古代就是人主,缺少了人的真性。

所谓人生如戏,多指往高处走的人。

人越是位高权重,越活得不像本真的人。

演戏是常事,背叛和被背叛也是常事。

古人说“白首相知犹按剑”

,大抵是指权力场上的所谓朋友。

平头百姓不必如此,自可笑骂由己,快意恩仇。

古人又说“狭义每从屠狗辈”

,指的便是身在低贱处的老百姓。

但是,平头百姓到了权力场中,有时也是要被迫演戏的。

晚清徐珂《清稗类钞》载一趣事,说的是乾隆皇帝弘历出巡到山东,想体察民间疾苦,召一个农夫到御舟上,询问农事丰歉,地方官好与不好。

农夫的回答很让皇帝满意。

弘历高兴起来,就恩准农夫同扈从各大臣一一谈话,并可询问大臣们姓诸名谁。

因为农夫是奉了圣旨的,群臣不敢怠慢农夫,不敢不报上实姓实名。

很多大臣又怕农夫在皇帝面前讲坏话,居然战战兢兢大失常态。

农夫遍观诸臣之后,回奏皇上:“满朝皆忠臣!”

皇帝问他怎么知道都是忠臣,农夫奏答:“我看见演戏的时候,曹操、秦桧的脸上都涂着雪白的粉。

今天见那些大臣没有一个脸上涂了白粉,所以知道他们都是忠臣!”

皇帝听了大笑。

野史所载,未必可信。

但空穴来风,必有因由。

我相信徐珂讲的最多有些艺术夸张,不会离谱到哪里去。

山东巡抚知道皇帝要来,必事先嘱咐各知府、知州、知县,诸事细细安排。

河漕要疏浚清淤,官道要满铺黄沙,行宫要修葺一新。

这些都是必须做的,不用动太多脑筋,征些银子即可办妥。

你让皇上看些什么,听些什么,这才是最要紧的。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