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美国人学了几句汉语,他打算借中国朋友的客厅待客,便文绉绉地写了一封信:欲邀好友三五,奈何寒舍逼仄,欲借令堂一用。
这位美国人知道“令”
是敬词,“堂”
想当然就是客厅了。
外国人闹此笑话,并不太可笑,倒是很可爱。
类似的笑话,放在中国人身上,就有些啼笑皆非。
我曾经看见某楼盘广告,号称“某某精舍”
。
也许房产商望文生义,以为精舍就是精美的屋舍,或精致的屋舍。
然而“精舍”
二字是早就固定了的名词,指的是佛家修行所在。
寺庙可以叫精舍,僧人住所也可叫精舍,与佛门有关的书院亦曾叫过精舍。
只是红尘之人的宅第,怎么也不能叫精舍的。
精舍虽是佛门庄严之地,然而于凡俗之人未必就是好风水。
中国民间有个讲究:生不住庙前,死不葬庙后。
意思是说人活着不要住寺庙前面的房子,死后不要葬在寺庙后面。
风水相冲,大为不吉。
如此,商家把楼盘叫做精舍,就莫名其妙了。
寺庙前面都是住不得的,未必还要买个寺庙做宅第?除非举家剃度了,那才住进精舍去。
又见某楼盘叫“某某观邸”
,亦百思不得其解。
邸是宅第,且是阔气的房子。
小门小户,不能叫邸。
世人多好装阔气,房子不管大小,都愿意叫做邸。
这也无所谓,无非只是夸张。
“邸”
字前头加个“观”
字,就叫人想烂脑壳了。
人们见到“观”
字,首先想到的是看。
未必观邸就是只让看不让住的房子?观还有个意思就是景物或样子,加在“邸”
字前面似又文理不通。
景物的房子?样子的房子?听着都别扭。
何况观未必就是美观或雅观,亦有不美观或不雅观。
人的某些认识或看法也叫观,比如乐观、悲观、世界观。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