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梨花女子大学的国际馆,这里住着东西方许多国家的学者教师。
都是远离祖国,又大多不会韩语,因此生活上难免遇到许多困难。
这些学者因为心情不大好,于是就经常批评韩国这野蛮那落后。
我对韩国也有自己的意见,但是在“帝国主义”
面前,我总觉得应该站在被压迫民族的立场说话。
我就说,韩国虽然经济没有西方发达,文化没有中国深厚,但是韩国人的革命精神是目前世界上第一流的,这一点不但你们“帝国主义”
要学习,就是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也要学习。
韩国也曾有过文化灿烂的古代,但是韩国近代史的苦难深重是全世界罕见的。
几乎半个世纪的日本统治之后,好不容易河山光复,却又被冷战体制拦腰切成两段。
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韩国又经历了几十年的军事独裁。
盼望和平,盼望民主,盼望统一,可以说是韩国人念兹在兹、挥之不去的永恒情结。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一部韩国的苦难史,同时也是一部韩国人民的反抗史。
他们用不屈的反抗,迎来了三韩大地的光复,又用前仆后继的起义、革命,结束了军事独裁,迈进了民主时代。
我在光州的“5.18”
墓地,望着那层层的墓碑说:“韩国青年的鲜血,毕竟没有白流。”
更为可贵的是今天,在经济高速增长,民主程度不断加深的同时,韩国人并没有抛弃他们的革命传统。
在韩国的学术界,许多优秀的学者仍然保持着一腔革命情怀,思考着世界革命问题。
而在中国、日本等国家,随着经济的繁荣,许多人忘记了革命乃是今天经济繁荣的乳娘,他们开始清算革命,咒骂革命。
学术变成了一堆隔靴搔痒的废话,教授变成了一只摔不破的胶皮饭碗。
正像中国的围棋和日本的围棋都越来越不如韩国围棋那样生气勃勃、那样充满昂扬的斗志一样,中国和日本的学术也越来越老气横秋,把卖弄材料和考据当作第一流的境界,而把学者的天职抛到了九霄云外。
谈到革命精神,最令人感兴趣的是韩国的大学生。
我的几个朋友津津有味地向我介绍各种催泪弹的味道,而我这个自诩“老革命”
的家伙竟然如听天书。
韩国的大学生,真可以说是“不平则鸣”
。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