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明端
孔庆东的人气是借《47楼207》、《北大情事》旺起来的,我接触他,却缘于那篇《遥远的高三·八》。
对于我这个一直期盼上中文系却阴差阳错成了工科生的“苦难儿”
而言,孔庆东是带给了我一种悠远而亲切的回忆,或者自我沉迷的憧憬吧。
我想大言不惭地说我从气质上走向了孔庆东,尽管也许只是追寻。
孔庆东号称“醉侠”
,醉侠之重,表在于侠,实在于醉。
侠而不醉非侠也。
古有张旭三杯落腹“脱衣著帽王公前,挥毫落墨如云烟”
,苏东坡“酒酣胸胆尚开张”
、“西北望,射天狼”
,今有孔庆东醉中调人侃情浪漫宣言。
可见醉向来与豪放、洒脱、酣畅相关,实乃千古痛快之事。
读斯文也,则文不醉人人自醉。
我非豪饮之士,肉身逢酒即“全国山河一片红”
,然醉是境界,不是形态。
身醉为虚,心醉为实。
侠之高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中者“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我辈小儿神因文骋,意为文会,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醉步翩跹,料也无可厚非。
读孔庆东有三醉:一曰陶醉,醉于人情;二曰迷醉,醉于物事;三曰沉醉,醉于意气。
孔庆东的真侠义处,真引人处,还在于以北大为素材的调情戏人之作。
作者与生活人事极为迫近,所谓息息相通,故涉笔成趣,妙义横生。
《17楼207》群生谱被抒写得可歌可泣,繁沓中有一分悠闲,俗嚣中有一丝清雅,无意中有一记沉实,戏谑中有一种深思。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