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阁
年年炎夏,对于我都是一种酷刑。
尤其在南京,热得像置身火窖!
逃避吧,如庐山那种天堂,我没有资格去,只可望“山”
兴叹,赞羡富人们的幸福。
但终于我发现了白鹭洲,我简直觉得它是世外桃源。
是平民避暑的胜地!
白鹭洲位于南京西南隅,是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名胜古迹;李白有诗:“朝别朱雀门,暮宿白鹭洲”
,不知是不是指的这个白鹭洲?它园子很小,风景平平,举目只见绿树成阴,月季红遍,青草如茵。
通过曲折的羊肠卵石小径,有珠柱亭台一座,亭前环绕一条清溪,渡小桥,有茶楼大厅;扶栏伫立,可以观赏远处的紫金山,高处的云天,近处的流水,水中有很多鱼。
这里是养性的好地方,我常常在这里垂钓,然而执竿许久,还钓不上一条鱼。
起初我不大耐烦,后来渐渐按捺下了急躁的心情;于是鱼上钩了,目的达到了,接连一次、两次、三次……继续不断地钓到了鱼;尽管鱼小,收获的喜悦是大的!
有时我也在亭子里饮茶,吃点这里有名的凉拌干丝,干丝切得真如发丝,美味爽口极了。
这里环境幽静,又是个构思写文章的好地方:还可以撩起你的回忆,使你尽情地沉思那些堆砌在脑海里的往事;不管它是痛苦还是快慰,也像钓鱼一样,总能够从回忆中得到点什么,即使是涓滴有益的启迪。
就这样,在白鹭洲我忘记了熬煎的暑热!
昨天傍晚,雨后夕阳快要西下了,家里闷热得透不过气来。
窗外房东太太和娘姨吵架,加上孩子们的喧哗,简直使我头痛欲裂!
无可奈何,只好挟着稿纸逃难去。
白鹭洲仿佛是慈母的怀抱!
园子里静得连树叶都打瞌睡了,只有断续轻微的蝉鸣。
偶而听见枝头上的鸟唱,也是低沉的。
寥寥几个游客在大厅里默默品茗。
我照例独坐亭子里的石凳上,吃了一碗干丝,一只小烧饼,呷着清香碧绿的龙井茶,然后伏到石桌上写文章。
忽然一声长吁,划破了寂寞,是窒闷了很长时间的气管发出的叹息。
我警觉地巡视这叹息的来源,原来就在我的背后坐着一个人,他斜倚着亭子,眼光呆滞地盯住前方,像一个出神的诗人。
他根本没看见我或者不愿看见我。
假如是夜间,我会把他疑为鬼魂的出现。
真的,他瘦得皮包骨头,脸上一点血色没有;穿了一身黑布短裤褂,两只干枯的赤脚搁在亭沿上一动不动;直愣愣地锁紧双眉,仰视着茫茫云天!
“他在想什么呢?”
我问自己,一面凝眸他,希望能从他的脸上找出答案,我好奇地决定窥探一下他内心的秘密。
我放下笔站起来,缓步走近他,轻轻咳嗽着。
我想他如果回头,我就招呼。
可他的灵魂似乎离开了躯壳,失去知觉般毫无反应。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