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潦草》

第一(第1页)

二○一一年八月开始,我在网易微博用“他们”

做标签,每月写三十条微博,既不成文,又不成章,讲的是人事景物,不过一闪念、一片断、一言行、一场景、一旧事。

那三年里,遇到什么就写什么,一百六十三个字为限,写到第九百九十条,无论如何该结束了,因为网易微博倒闭了。

从此处开始,整本都将只是一二百字一节,少有关联。

竟有如此厚颜无耻的作者,拿这样的东西当书卖?可不是么,我要不是那个作者,也要和您一道骂他。

节省时间的读者,请在此掷下,并接受我的道歉。

我当然知道这东西有多么粗鄙可笑——如果还有点儿自尊,本该打死不认——我既不是谦卑,也不是准备振作,只是急于打发它离我而去,至于评价之类,顾不得在乎了。

这文档在网上、纸上出现过几次,内容不全相同。

每次我决心丢下它,都遇到新的高估和热情,命我先写着再说,先后有石不该、城南草木生、氓姐、吴主任、谢小曼、东东枪、六哥和《读库》的诸位。

他们的意思,我揣测,是不妨有这种以草率来记录众生潦草的东西。

这次借家胜的力量,但愿能略齐整些。

如果您在阅读过程中(想必会)发现受骗了,请就近向上述人士索赔。

羞愧之余,我倒也悟出这限制的好处来,请容我辩解:对这些片言只语,我更像拾荒者而非作者,这样豕突简陋的记录,不会也不必使它们深入和丰厚。

这东西没有次序,以随意翻几页为宜,假如对某处略有沉吟,也不值得细思量,它携带的缘分仅此而已。

时下,惊人的事实隐而不宣,寻访荒谬只要留意新闻,这些随时随处的平常事,没什么目的和意义,起码我说不清。

如果宣称它都属于真实,也许能严肃些。

可我却要卑怯地托庇于虚构,且自觉地一再删减。

但愿虚构像许多人所说,已经是种事业;小说贵为“核心文类”

,履行着曾由诗歌承担的东西,早已不是道听途说;打有网络以来,这类玩意儿就叫段子,最不入流。

至此,任何指责都不会让我更难为情了。

我仍然选择保留它:耻辱值得咽下,痛苦和对痛苦的预感令人自感庄严,耻辱至少提醒我还活着,用不着把它换成别的什么。

既然没有“作者”

的体面,就又从饭否的第二编辑部、没大耳朵、白一刀等数位朋友处抄来了许多条,贪图他们有更好的表达。

文中加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