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的问题-《通稿二零零三》

全面发展的问题(第1页)

学校里有很多的课程,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英语地理历史政治体育音乐等等等等。

学科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以什么为基准有一个轻重缓急的区分。

比如说大家一个姓,但是偏偏姓英语比姓音乐重要。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自修课是各个老师争夺得很厉害的一门课程,但是从来自修课上只看见有数理化语文英语的老师来上课,从来不见有体育音乐的安排。

原因很简单,因为考试的时候这些课程分数的比例大。

由此可见,所谓素质教育,其实到现在,也只是停留在一个大家一起说说的阶段。

我觉得有一个成语根本不能用在学生身上,那就是——不务正业。

学生的学习,对有的人来说充其量就是一个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过程而已。

或许对有些学生的意义是学习到一些知识。

知识是指课本上的知识。

但是,不论学什么知识,在没有转化成报酬之前,就是说,在你还没有工作之前,就没有不务正业这个说法。

比如说,我喜欢踢球,这是不务正业吗?可能有人会说,学生的正业是学习。

对。

那学习足球技术算不算学习?那还不如说学生的正业就是考试得了。

可是没有人会这么说,因为太难听了。

如果学生下课后老踢球算是不务正业,那老师炒股票算不算不务正业?那老师会说:不算,因为炒股票是业余的事情。

好,至少我没见过专门逃课为了踢球的人。

但是,大家都会有这种感觉,如果一个学生很喜欢专注于除了应付考试以外的别的东西,比如踢球打球上网写作等等等等,很多人的评价就是不务正业。

不光老师家长这样看,别的学生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这样认为。

结果往往是老师出面加以干涉。

老师的权力是否大到可以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喜欢做这件事情的份上呢?上面我已经说过,在中国,教师的地位和权力都被神话了,什么东西被神话以后下一步必然是说很多胡话,教师就是如此。

你不能说他们这么做是出于什么好的动机。

如果有一个人作恶多端,方圆几百里的人都怕他,我看不顺眼一斧子劈死他,也是要判刑的。

我觉得在学校里很多权利义务之类的事情都被淡化了。

学生永远都是一个弱势群体。

当然也有厉害的学生,学校通用于所有学生的不通用于他,他并不是什么有个性的人,有个性的人早被开除了,哪轮得到他爬学校头上。

那为什么不开除他?

学校喷水池就是他爹赞助的。

说回去。

我在上学的时候,喜欢踢球。

有人讽刺我说再踢也踢不到国家队,踢再好也好不过罗纳尔多,踢了有什么意思?不许踢了!

那么,如果你自己喜欢开车,我对你说:你再开也开不到麦克拉伦车队去,开再快也快不过舒马赫,开了有什么意思,驾照没收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