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结束了。
人们都这么说。
值得那么惋惜吗?
“我早都觉得我们的时代过去了,怎么可能永远是你的时代?”
而且也真没觉得属于我们的时代就有多骄傲,看看我们上一代的那些人,就会发现什么才真是思想的高度,什么才真是实实在在的贡献和价值。
但无比庆幸的是,我们那个时代里的那些人,直到今天还是我认识他们的时候的样子,很单纯,也没什么豪言壮语。
其实我们所谓的梦想、理想,身处当下的时候你是不知道,也没有强烈感受的,一定要放在相对漫长的时间线之外去回望,才会发现那是不是最好的时光。
比如时间。
他这人总是凶了吧唧的,但就有一点,绝对不能接受循规蹈矩,错了没关系,砸了也没关系,但一定要是新的东西。
他说:“好看是节目第一的标准。”
无论是报道的人,还是被报道的人,都要有思想和个性,都要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我觉得他很了不起,时间走在了时间的前面。
比如陈晓卿,今天大家都知道他和他的《舌尖上的中国》,实际上这个“吃货”
拍纪录片的水准非常高,并不仅仅只是“舌尖”
。
他现在正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把以往有关战争的纪录片都标注出来,后面再有历史画面、历史资料重现的时候就不会出错。
有时候想到这些人,就会很温暖,就是我们这代人总还是会有对自己内心的发问,才让我们在心底总是会保有那么一点儿良知。
记得之前在鲁豫的采访中我说过,前半生大部分的理想都没有实现,很多人不相信,我回来自己还梳理了一下。
我的第一个理想是电影放映员,觉得技术难度高了点儿。
于是第二个理想就变成了电影院美工,也就是在电影院门口画海报,主要原因就是看电影不用花钱,于是我在家里画了好多海报,一点儿都不好看。
第三个理想是当兵,其实具体是什么意思也不清楚,只是看到家里两个哥哥同一个晚上同时穿着新发的军装离开家去了部队。
后来高考的时候,我的理想是俄罗斯语言文学系,而且去了北大俄语系复试,因为我当时想象中的俄罗斯,是我一下车第一个遇见的就是托尔斯泰,在大街上见到的都是契诃夫,整个俄罗斯都是这样的人。
我当时喜欢一本杂志叫《苏联文学》,就觉得我毕业了一定会到那儿去上班,结果没有考上。
急着追的东西总得不到,慢下来时,很多却都来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