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旧书市-《我是一个寂寞的夜行人:戴望舒诗文精选》

香港的旧书市(第2页)

“季记”

隔壁本来还有“江培记”

,因为生意不好,已把存货称给鸭巴甸街的“黄沛记”

,摊位也顶给卖旧铜烂铁的了。

上去一点,在摩罗街口,是“德信书店”

,虽号称书店,却仍旧还是一个摊子。

主持人是一对少年夫妇,书相当多,可是也相当贵。

他以为是好书,就一分钱也不让价,反之,没有被他注意的书,讨价之廉竟会使人不相信。

“格吕尼”

版的波德莱尔的《恶之华》和韩波的《作品集》,两册只讨港币一元,希米忒的《莎士比亚字典》会论斤称给你,这等事在我们看来,差不多有点近乎神话了。

“德信书店”

隔壁是“华记”

虽则摊号仍是“华记”

,老板却已换过了。

原来的老板是一家父母兄弟四人,在沦陷期中旧书全盛时代,他们在楼梯街竟拥有两个摊子之多。

一个是现在这老地方,一个是在“焯记”

隔壁,现在已变成旧衣摊了。

因为来路稀少,顾客不多,他们便把滞销的书盘给了现在的管摊人,带着好销一些的书到广州去开店了,听说生意还不错呢。

现在的“华记”

已不如从前远甚,可是因为地利的关系(因为这是这条街第一个摊子,经荷里活道拿下旧书来卖的,第一先经过他的手,好的便宜的,他有选择的优先权),有时还有一点好东西。

在楼梯街,当你走到了“华记”

的时候,书市便到了尽头。

那时你便向左转,沿着荷里活道走两三百步,于是你便走到鸭巴甸街口。

鸭巴甸街的书摊名声还远不及楼梯街的大,规模也比较小一点,书类也比较新一点。

可是那里的书,一般地说来,是比较便宜点。

下坡左首第一家是“黄沛记”

,摊主是世业旧书的,所以对于木版书的知识,是比其余的丰富得多,可是对于西文书,就十分外行了。

在各摊中,这是取价最廉的一个。

他抱着薄利多销主义,所以虽在米珠薪桂的时期,虽则有八口之家,他还是每餐可以饮二两双蒸酒。

可是近来他的摊子上也没有什么书,只剩下大批无人过问的日文书,和往日收下来的瓷器古董了。

“黄沛记”

对面是“董莹光”

,也是鸭巴甸街的一个老土地。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