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撤掉门松[1]后的一个星期天下午,福原由美子在客厅里写起了信。
她特意选用钢笔而非圆珠笔搭配白色的信笺。
现如今,与人联系时不用电子邮件反而选择写信,想必信的那一端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没错,由美子是在给自己的母亲写信。
“虽说气候已经变暖,但是年底从来都是持续低温。
您的身体还好吗?”
当然,由美子也并不总是给母亲写信,通常只是打个电话简单地问候一下。
但即便是亲人,彼此间一旦涉及金钱或物质上的往来,也需要通过信件来正式地表达一下谢意。
这一点是今年马上就要73岁的母亲一直以来的教诲。
“翔的成人礼让您费心了。
非常感谢!”
尽管是自己的母亲,由美子在写信时还是会选择一些非常客气的套话。
因为前天母亲给由美子的长子翔汇来了10万日元。
“我们就不客气,收下您一直以来的这份心意了。”
到这里,由美子无法再继续写下去了。
如果按真实情况,内容就会变成这样:
“其实,翔从去年年底就离家出走了,至今联系不上。
他来过几次电话,好像是住在朋友那儿,靠打工混日子。
这次的成人礼恐怕他不会出席,您让我给他置办西装的好意恐怕也会白费了。
我不敢想将来翔是否还能够拥有穿着西装的体面人生。”
对48岁的由美子而言,眼下最头疼的不是赘肉堆积的小腹,也不是眼角处五元硬币大小的雀斑,而是自己的儿子没有出息。
为此由美子已经快走投无路了。
当然,任何人都会为子女的问题而苦恼,像大学的偏差值如何、目前还没确定工作等,但在由美子看来身边的人谈论的这些苦恼听上去只是在炫耀。
因为由美子的儿子只是初中毕业。
由美子从没有想过自己的儿子会只读到初中毕业。
也许每个只读到初中毕业的孩子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心情吧!
当然,觉得“初中毕业就足以了”
的家长另当别论。
由美子对儿子并不曾有过过高的期待。
她从来没有想过东大之类的名校,但总觉得至少也得从一所一般水平以上的大学毕业,然后进一个相对有名的公司上班才行。
由美子心里不明白,对自己的儿子寄予这点期望到底哪里错了?!
她从一开始就打算平凡地去养育自己的孩子。
既没有强迫过他去上辅导班,也没有禁止过他玩游戏。
早饭肯定监督他吃好,周日还会带他去参观博物馆、美术展。
“看这个,这可是江户时期的人们用过的地图哦!
这里的日本是不是描绘成了非常有趣的形状?”
由美子尽可能用最自然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习地理和历史知识。
这一点也是受到教育评论家们的影响。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