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成纪楼上多蹊跷羲皇庙中遇先知-《大唐忍者秘史》

第二回 成纪楼上多蹊跷羲皇庙中遇先知(第1页)

二人临行前便商量妥当,那北道忍者告东、南二道的状,南、西二道却告北道的状,只没人告西道忍者的状,是以二人决定先去西道查访。

出得长安,一路向西,边走边聊。

在宫中待得久了,此番出来却也觉得逍遥自在。

二人日里策马赶路,傍晚对饮倾谈,渐成知己,兄弟相称,好不惬意。

途中二人闻听王仙芝兵败,已被招讨使曾元裕斩于黄梅,亦代皇上略感欣慰。

这一日二人来到秦州地界。

秦州又名“天水”

,原名“上圭”

相传三千年前,这里山水秀丽,林木茂密,秦末汉初连年干旱,繁华富饶的上圭城变得一片颓败,民不聊生。

一夜红光闪耀,大地震动,天上河水倾泻而下,形成一湖“天水”

天水湖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百姓皆说湖与天河相通。

汉武帝得知后,便在此设郡,称“天水郡”

距城不远,李义南突然策马扬鞭,疾驰了一阵,然后将马勒住,高声吟道:“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

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

一望幽燕隔,何时郡国开。

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

壮士烈马,汗巾当风,吟声浑厚,荡气回肠。

孙位策马赶上,说道:“兄长所吟乃杜拾遗当年避难秦州时所作,然而兄长吟诵的味道却不似诗人原意,豪气之中有怀古之意,却不见杜拾遗的哀伤无奈。”

(按:杜拾遗即杜甫(712—770年),字子美,人称“诗圣”

“安史之乱”

时曾流亡至秦州,一生有诗一千四百多首流传。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李义南哈哈一笑,道:“贤弟当真是愚兄的知己啊。

贤弟可知我身世?”

孙位道:“你我兄弟神交,日短义长,我却从未听兄长讲过身世。”

李义南说道:“我本姓刘,李姓乃先帝懿宗所赐。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