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别殿遥闻箫鼓奏-《左手李煜,右手纳兰:李煜和纳兰容若词情岁月写真》

浣溪沙别殿遥闻箫鼓奏(第2页)

句而出的是“佳人舞点金钗溜”

,这句词承前启后,使上下衔接,意脉不断,浑然一体。

“佳人舞点金钗溜”

,香雾缭绕中,红锦地毯上,美人正随着鼓乐声忘情舞蹈着,翩姗舒袖,忘情到发髻松散,头上插的金钗溜掉了都不知道,真如仙子般让人陶醉。

发髻松散,金钗溜掉。

想必是因为通宵达旦的舞蹈,而舞蹈的时间过于久长,来不及梳理的缘故。

“酒恶时拈花蕊嗅”

,里面的“花蕊”

一词有说是为了醒酒而嗅的鲜花。

但在我大胆的理解下应不是真正的花蕊,而是代指身边陪侍的美女。

美人如花,酒宴中李煜身边一定少不了如花美眷相伴。

舞到兴处,酒到微醉时拥过来亲热下也未尝不可。

如这美人是娥皇则更无可厚非。

周娥皇,李煜的皇后,姓周,名宪,字娥皇。

李煜18岁娶为妃,即位后封为昭惠后,史称大周后。

娥皇长得花容月貌,娴静聪慧,气质高雅;眉弯似月,唇小似樱,腰细如柳,凤眼星眸,朱唇皓齿,冰肌玉肤,骨清神秀。

明珠美玉一般俊极无双的人品。

有如江南水月的秀美,温润如玉,清澈如水。

娥皇以天仙般的容貌艳压群芳:她的面容清丽秀美而又气质典雅高贵,举止谈吐集天地之灵秀于一身,容色照人,明艳不可方物,令人见之忘俗。

身段窈窕婀娜,像姣花软玉一般惹人怜惜。

天女下凡也不过如此吧。

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不只拥有美貌,更是一位绝顶才女。

史称其“晓书史,善歌舞,精音律,尤以弹琵琶见长”

她的歌喉婉转清亮,舞姿曼妙,弹得一手好琵琶,又通晓史书,精谙音律,采戏弈棋,靡不妙绝。

这些都使得六宫粉黛黯然失色,独她烁烁生辉。

多才多艺的娥皇真可谓蕙质兰心。

这样的美女,怎能不让李煜如痴如醉呢?

李煜、娥皇两人情趣相同,有着相同的爱好与追求,两人曾经一起合作完成了残缺不全的《霓裳羽衣曲》。

就两人恩爱无比、如胶似漆的情感状态来说,如此欢宴怎么能少得了周后的陪伴呢?那么把这周后比作香气袭人的花蕊有过之而无不及吧?

上行下效,皇帝都如此了,其他贵族也会效仿。

于是“别殿遥闻箫鼓奏”

,不只皇帝通宵达旦的宴乐,还能听远远传来的其他宫殿的鼓乐之声,一样的热闹非凡,一样的不分昼夜。

整个皇宫的风气由此可见。

这阕词从李煜的手下全盘展示了南唐后主宫廷上下奢靡隐逸的生活情景。

寥寥几笔便给人以视觉、听觉、嗅觉上三维的立体意象。

色彩、芳香与声响,使全词形成了富丽豪华的基调,洋溢着奢靡的气氛。

词虽是好词,但总给人一种颓败感,“末世狂欢”

便是我对这阕词的最终理解。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