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左手李煜,右手纳兰:李煜和纳兰容若词情岁月写真》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第2页)

李煜的回忆与忧愁往往寄托在月亮之上,似乎只有在月下,他的所有隐藏的情感才能得以充分的释放。

那些白日里不曾表露的隐忧、哀愁、压力,在月色的掩盖下再也无需掩藏,思绪可以任意飞扬,在时空中蹿来蹿去。

前尘往事纷纷涌上心头,剪不断、理还乱……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无言独上西楼”

这里的“无言”

并非真正的无言,而是心事多到不知从何说起。

李煜此时的愁苦已经是无法说清楚的状态。

孤独、寂寞、思念……在心中五味杂陈,这种滋味恐怕只有自己知道啊。

我们无法知道当时的李煜在想些什么,只能由他当时的处境分析他的愁是什么。

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会有怎样一种心境呢?

孤身登楼,新月如钩。

那如钩的月经历了无数次盈亏,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今夜又照样勾起他的离愁别恨。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那寂寞的又岂止是梧桐?

梧桐树,叶阔大而茂密,树高而影深。

我们可以试着站在李煜当时凭栏俯视的角度来看,月光朦胧,那梧桐树层层叠叠的枝冠之下犹如深潭,深不见底。

这茂密的梧桐树冠遮盖着下面的景物,仿佛锁住了整个院子,使得凄惨的秋天的景色也不得观赏,被“锁”

进这高墙深院之中了。

然而“锁”

住的又何止是这秋色?这落魄的人,这孤寂的心,这思乡的情,这亡国的恨,都被禁锢起来了。

他的寂寞便也被沉甸甸地锁进了这深深的庭院里,沉进了这深不见底的夜色造就的幽潭之中。

这种孤独、寂寞、愁闷已经不是我们在寻常诗词中见到的那种情绪。

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如杜牧:“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