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生辛未吾丁丑。
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
词赋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
但愿得,河清人寿。
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
言不尽,观顿首。
顾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是东林党人领袖顾宪成的四世孙。
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
。
这两阕词是他写给好友吴兆骞的。
吴兆骞,江苏吴江人,从小就很聪明,也因此颇为狂放骄傲。
也合该他倒霉,眼高于顶、才高八斗的吴兆骞在顺治十四年毫无悬念地中了乡试,不料却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南闱科场案”
。
这场文人之灾的结果是主考官被处死,一大批考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牵连。
皇帝命考中的举人们复试一次。
原本吴兆骞的学问和才气都很好,本来不成问题,但大概因为复试时气氛十分紧张,心理上大受影响,竟然不能把文章写完,结果被发配到极寒之地宁古塔。
人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吴兆骞因平日狂放羁,树敌无数,这次事件正好为仇家所利用,使得他含冤下狱。
顾贞观怜悯好友无故蒙冤,曾经许诺一定要救出吴兆骞,立下了“必归季子”
的誓言。
顾贞观与吴兆骞素来感情甚好。
目轻一切的吴兆骞独与顾贞观情投意合不是没有道理的,而后来发生的顾贞观营救他的事情,也验证了他交朋友的眼光很是不错的。
然而,现实是那么的残酷无情。
顾贞观再有名气也不过一介布衣,面对满清错综复杂的朝堂,也只有在门外悲叹。
日复一日,在营救毫无进展的情况下,顾贞观悲愤交加,凄然写下两阕留传千古的《金缕曲》。
这本是文人的牢骚激愤之言,没料到这一番真情陈词却深深打动了纳兰性德这位贵人。
深谙官场黑暗、尔虞我诈、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纳兰性德被顾贞观对吴兆骞那纯粹的情意感动得热泪盈眶。
只觉得顾贞观似乎在他干涸的孤寂心灵上,捧出了一轮暖阳,淌出了一掬清泉。
于是在激情澎湃中写下一阕《金缕曲·赠梁汾》:
金缕曲·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