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701—762),字太白,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安西都护府),后迁居四川。
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
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
璘起兵,事败,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
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
李白所作词,宋人已有传说(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
证以崔令钦《教坊记》及今所传敦煌卷子,唐开元间已有词调。
然今传篇章是否果出于太白,甚难断定。
今仍录《菩萨蛮》、《忆秦娥》各一首。
菩萨蛮
平林漠漠[1]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2]。
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3]。
玉阶空伫立[4],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5],长亭更短亭[6]。
[1]漠有广阔义。
“漠漠”
,平远貌。
[2]这和杜甫《滕王亭子》“清江锦石伤心丽”
,句法极类似。
伤心是重笔。
“伤心丽”
极言文石五色的华美。
“伤心碧”
极言晚山之青,有如碧玉。
[3]“人”
指思念征夫的女子。
孟浩然《秋登南山寄张五》:“愁因薄暮起”
,又皇甫冉《归渡洛水》:“暝色赴春愁”
,都和这词句意境相近。
孟浩然和李白同时,皇甫比太白年代更后。
李白恐不会袭用他们的句子。
前人诗词每有一种常用的言语,亦可偶合。
如梁费昶《长门怨》:“向夕千愁起”
,早在唐人之先。
意境亦大略相同。
[4]过片另起,和上片“有人楼上愁”
,不必冲突。
如《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