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五首-《犹忆前尘立少时:俞平伯点评唐宋词》

刘禹锡五首(第1页)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后因王叔文事贬为朗州(今属湖南)司马。

元和十年(815)召还,又贬连州刺史。

晚为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禹锡在朗州,曾仿民歌为新词。

有《刘宾客集》。

竹枝四首[1]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瞿塘[2]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3]。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4]。

[1]《乐府诗集》卷八十一近代曲辞:“竹枝本出于巴渝。

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辞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

刘禹锡原作有小引。

[2]“瞿塘”

亦作瞿唐,长江三峡之一,在四川奉节县。

有滟澦堆,在江心。

[3]“畬”

,麻韵,音奢。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烧畬度地偏。”

钱谦益笺引旧注:“楚俗烧榛种田曰畬。

先以刀芟治林木曰研畬。

其刀以木为柄,刃向曲谓之畬刀。”

即所谓“刀耕火种”

耕种三年,田地须休息一次,故用《尔雅》“三岁曰畬”

的畬字。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