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赋"
>金山赋①
奥艮兑之涵峙②,韪覆载之殊观③。
矧金山之灵秀④,矗砥柱于波澜。
踞南徐之京口⑤,对瓜步之江干⑥。
焦屿东浮⑦,则抹微云而似髻;石帆西漾⑧,则罨轻霭而如鬟尔⑨。
其为山也,形惟特立,势若凌空。
岩巘砌云而磊砢⑩,洞穴漱浪而玲珑?,珍卉含葩而笑露,虬枝接叶而吟风?。
芝英翕赩?,兰芷青葱?。
仙杏敷霞以弄色,江梅吐玉以舒容。
青鸟扬音于修竹,天鸡耀羽于芳丛。
上栖鹳鹘之危巢?,下潜鬐鬣之幽宫?。
其中则有绀宇栉比?,丹楼鳞集?,高台崔巍而孤耸?,虚亭弘厰而双立。
登殿则绚烂丹青,瞻像则辉煌金碧。
周廓庑于山根,俯檐楹于水侧。
镂珉石以为阑?,饰椒泥而成壁?,亘宇宙之古今,历乾坤之阖辟?。
阳侯荡之而不动?,蜚廉鼓之而不仄?。
远而望之,疑蜃气之结银楼?;近而即之,恍鲛人之开绡室?。
时而烟霏雾凝,则水天杳冥?,不辨灵仙之宅,惟闻钟磬之声;时而云开日霁,则景色澄丽,两岸之间,可晰鳌峰之毫发?;百里之外,能窥贝阙之参差?。
或当秋月如练,金波潋滟?,则山阁晶莹,若冰壶之濯桂殿也?;或当雪密寒江,林峦玉装,则浮图倒景,若玻璃之涌宝幢也?。
【笺注】
①金山:山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原为屹立于长江中流的一个岛屿,古有氐父、获苻、伏牛、浮玉等名,唐时裴头陀获金于长江边,因改名。
南宋韩世忠败金兀术于此山下。
此赋作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月,时纳兰随康熙游金山,为记斯游之胜而特作此赋。
②艮(ɡèn):《易》卦名。
象征山。
《易·说卦》:“艮为山。”
兑(duì):《易》卦名。
象征沼泽。
③韪(wěi):以为是,赞同。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