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篇-《唐宋诗会意:七百年的风流儒雅》

风雅篇(第1页)

宋诗略论

诗分唐宋。

如果有《我是诗人》这个电视节目,把唐人与宋人拉出来比赛,让观众现场打分,那么宋诗一定是落败的一方。

因为宋诗看上去不漂亮,不能在第一时间打动你。

在现场诵读宋诗的环节,导播甚至可能不会把镜头对准观众,因为他在观众席上不容易找到感动落泪的人。

宋人的学问、执持,其内在精神,可于石延年这两句诗里找到落脚处:“力振前文觉道孤,耻同流辈论荣枯。”

石延年这首诗并不算是很好的作品,但宋诗的好处可在这两句里寻味。

六朝诗的高古,唐诗的风华,都非宋诗所长。

宋诗异于唐诗及六朝诗之处,在于它的傲兀奇崛,在质淡无华之处,自有庄重不可轻慢之风骨。

这是宋人“谢绝平庸”

的精神玉成的。

人们惯常说的宋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

(严羽语),只是就技术层面而言的评议。

明朝人批评宋人写诗不行,从而对宋诗弃若敝屣,但明朝人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话是说得很漂亮,然而明代的诗文成就远远逊色于宋代,这也是定论。

事实上,后人抬出唐诗来批评宋诗,是没有道理的,毕竟对唐诗有所发展的,还是宋人。

在宋人的诗集中,不乏唐调。

曾巩的文章为世所重,但他不擅长写诗,这被宋人引为一大恨事,但即便如此,曾巩亦有不让唐人的高华之作。

我们且来看看下面的宋人诗作:

春阴垂野草青青。

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花光浓烂柳轻明。

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欧阳修《别滁》

金鞍驰骋属儿曹。

夜半喧阗意气豪。

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

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

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寻前事撚霜毛。

——曾巩《上元》

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其一)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