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稚情亲四十年。
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
用最典雅的文学体裁——诗,去写琐细的生活情状,杜甫是一个典范,例如这首《送路六侍御入朝》就是如此。
题目中的“路六”
,注家已经不能确知是什么人,能够猜得出的,这应该是诗人的一位发小,“童稚情亲四十年”
,开门见山,点明两人身份。
“中间消息两茫然”
,一别几十年,音讯不通,甚至互相不知道死生。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分别之后,从未想过会在什么地方相逢,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家重逢的时候,却是在一个离别的筵席上。
这颇令人伤怀,所以杜甫接着说,“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
。
仇兆鳌说,“不分”
是“不能分辨”
的意思。
这个解说有误,这里的“分”
只能是去声,要读fèn,否则就不符合格律了。
“不分”
义同“不忿”
,意思是桃花红胜锦,如此胜景却更为恼人。
“生憎柳絮白于绵”
,古人送别,常折柳相赠,柳意味着离别,因此柳絮惹来诗人的憎厌之情。
这两句是写心中的烦恶之感。
末联是承接桃红柳白而做的收结:春色大好,却更触动人的愁绪,何以消愁?唯有举酒。
这首诗没有惊人之语,甚至不用典故,像拉家常一般说开,这种完全白描的做法,所成的文字却极为浑成,自然而有味。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