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五代前的那些爱》

第四回 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第1页)

——息夫人的故事

公元737年的一天晚上,地点是在唐歧王家中,事件是歧王请了一帮文人吃饭。

春秋战国时候,王公贵族们喜欢养门客。

到了唐代。

这个风气又有了点复兴的味道。

杜甫诗里就说嘛——“歧王宅里寻常见”

为什么寻常见?就是文人名士经常在王公贵族那里聚会。

说这天晚上,歧王与一帮文人边喝酒,边聊天,说着说着就说到女人这个话题上来了。

这男人在一起,喜欢以女人为话题,这完全是正常的事儿。

问题是就女人的话题,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红颜祸水”

的话题上。

有一人站起来慷慨激昂地说:“这红颜祸水最典型地就表现在女色误国上,你看,吴王夫差好好的天下,不就毁在西施的手里了吗?这上推到上古夏、商、周,这末代君王无不栽在女人的手里。

妹喜迷惑夏桀,妲己迷惑商纣王,褒姒迷惑周幽王,这哪一个不是女色误国,断送了大好江山。

就算是息妫,好像错不在她身上,但息国与蔡国因她而灭亡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女色误国、红颜祸水,我辈不可不谨记啊。”

歧王听了这话,点头称是,其他的人也纷纷附和。

这时候歧王就对在场的一位关键人物说:“王维啊,你何不就此作诗一首?以警后人啊!”

听了这话,一直默不作声的唐代大诗人王维王摩诘站了起来,只见他丝毫不作犹豫,取过纸墨笔砚,当即挥毫写下了一首他的旧作,一首五言绝句,题目就叫《息夫人》。

诗是这样写的:

“莫以今时宠,忘却昔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当时,所有人看了这首诗,都变得鸦雀无声了。

那个夜晚,也因此永远留在了历史的灯火阑珊处。

话说又过了一百年左右的时光,时间已是晚唐,地点仍是在文人骚客的诗酒聚会上,又有人谈起了红颜祸水,谈起了女色亡国,谈起了这个女人——息妫息夫人。

所有的文人都力推当时的大文豪杜牧赋诗一首,以仿前朝盛事。

杜牧也不推辞,同样像王维一样,挥笔立就,成七绝一首。

诗是这样写的: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毕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同样是大文豪,同样是写息夫人,王维与杜牧的诗却大相径庭。

为什么呢?两人的观点到底有何不同呢?这个答案,我们暂时按下不表,待会儿再详细解说。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息妫息夫人到底是个什么人,她为什么会在千年之后,还让这些酸腐文人津津乐道呢?

息夫人的故事出自《左传?庄公十四年》。

说楚国的周围有两个小国家,一个叫息国,一个叫蔡国。

息国的国王叫息侯,相传他的祖先是周文王的第十四子。

息侯与蔡侯之间本来没多大交往,但后来两个人的关系却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因为他们娶了一对姐妹花——陈国国君陈侯的两个女儿。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