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五代前的那些爱》

第十四回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第1页)

——貂蝉的故事

说到在这个“中国经典爱情”

的系列里讲貂蝉,说实话,我个人还是感觉稍有些为难的。

这主要源于两个原因。

第一,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貂蝉这个人?事实上学术界比较统一的看法是三国时期并没有貂蝉这个人,连这个人本来都没有,怎么讲?

第二,即使我们因为貂蝉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而选择来讲她,但是我们这个系列叫做“中国经典爱情故事”

,那么在貂蝉的故事里,有爱情吗?如果她只是个忧国忧民的奇女子,只有巧施连环计的卧底身分,那么是否应该把她放在我们这个以情爱为主的讲述系列里呢?

让我们来解答一下这两个关键性的问题。

首先,貂蝉这个人在历史上到底是怎么出现的?

比较统一的看法是,这是一个小说《三国演义》虚构的人物。

因为纯粹是虚构,所以作者连名字都没给她,只给她起了个象征性的名字,叫貂蝉。

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曾经有过一个有名的相声段子,叫《歪批三国》,其中就提到《三国演义》里有三个没名没姓的人,其中一个指的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貂蝉。

事实上,貂蝉是汉代朝廷高级官员官帽上的饰品,所以古有“貂蝉冠”

之说。

那么《三国演义》里为什么要用一种帽子的名来称呼这个女子呢?换句话说,罗贯中就不能给她起个比较正式的名字吗?事实上这不怪罗贯中,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也不过是沿用了元代戏曲的说法而已。

早在元杂剧中就有一出戏叫《锦云堂美女连环计》,戏里说貂蝉她姓任,叫任红昌。

因在宫中掌管貂蝉帽,所以赐名貂蝉。

另一部元杂剧关汉卿的《关大王月夜斩貂蝉》也采用了这种说法。

但是元杂剧又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个女子的消息,以及她的名字的呢?

从现有的史料来看,元杂剧之前,貂蝉是否还有其他的历史面貌,现在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

也有可能就是元杂剧作者凭空进行的一次艺术创作。

但这种创作就真的没有一点儿历史原型吗?

现在在山西忻州还有一个木芝村,据说这里就是貂蝉的故乡。

村里现在还有个旅游景点叫貂蝉陵园,但忻州之所以为貂蝉建这个陵园,那也是依据元杂剧《锦云堂美女连环计》中的一句台词,说貂蝉本是“忻州木耳村人氏”

既然它是根据元杂剧的内容来的,这种故乡之说也就有传说的性质了。

那么到底有没有貂蝉这个人呢?

实际上,根据我的研究发现,在古代,貂蝉这个词和现代一样,是个常用词,当然我们现在指的是中国四大美女的貂蝉,而古代大多数时候,它指的是封侯受爵的荣耀,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貂蝉冠,那只有封侯的人朝廷才发貂蝉冠,所以古人常用世代貂蝉指贵族的家世。

又有一个常用的典故是说用兜鍪换貂蝉,兜鍪就是战甲、战盔,就是指要建立战功来获得封侯,这是古代很多人的理想。

所以我考证了一下,在《四库全书》所载的古代典籍里,提到貂蝉的地方不下一千多处,绝大多数的意思指的是封侯的理想与贵族的身世。

古籍里提到貂蝉又是把她当作是一个女人的,我找来找去,只找出了七个地方。

尤其是明代杨慎说过一段话,他说“吕将军妻貂蝉,史无所载,唐李长吉《吕将军歌》云‘榼榼银壶摇白马,傅粉女郎大旗下。

’似有其人也。”

后人多不把这段话当回事,认为杨慎引的李贺写吕布的这首诗纯粹是李贺的想像而已。

事实上,联系历史我们发现,这不应该完全就是想像的场景,“傅粉女郎大旗下”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